跳到主要內容
:::

* 台灣新電影 Taiwanese New Wave Cinema

台灣新電影(Taiwan new wave)一般認定始於1982年《光陰的故事》,而結束於1987年「台灣電影宣言」。它是由台灣新生代電影工作者如侯孝賢、楊德昌、柯一正、張毅、萬仁、小野、吳念真、詹宏志等人所發起的電影改革運動。台灣新電影揮別了七零年代的愛國政宣片、煽情犯罪片,和逃避式的浪漫三廳電影,開創出嶄新的電影語言,為觀眾帶來全新的觀影經驗。在取材上,新電影大多誠摰再現本土社會、歷史和環境(如《兒子的大玩偶》、《悲情城市》等);形式上則自覺擺脫過去的濫情和虛矯,不斷探索寫實的種種可能。新電影並不侷限統一的信念,也不追求共同的美學,如寫實中帶點詩意的侯孝賢、理性剖析人性的楊德昌、結合文字與影像的張毅等,導演們各自存有自己的作者色彩,在影片上留下一些可供辨識的標誌。

整體而言,台灣新電影最主要的歷史意義,就在於促成了台灣獨特電影文化的發展與提升,晉升入藝術範疇,並在國際影壇上奪得一席之地。新電影所發展出的獨特電影語言,漸漸受到世界各大影展的注意,尤以侯孝賢的《悲情城市》,一舉拿下威尼斯影展金獅獎,然而新電影卻在國內票房失利,與觀眾漸行漸遠,部分評論者認為,台灣新電影是導致電影工業不景氣的元兇;反對者則提出可信資料否定此說法。焦雄屏曾指出,台灣電影工業向來同時受政治與商業力量干擾,從未建立健全的工業體制,走向沒落是必然的結果。新電影只是在這一個脆弱的工業體制,短暫開花結果。整體電影環境的缺陷,才是台灣電影衰退的主因。

新電影不僅是台灣電影史上的一個電影運動,它表現了台灣在影像創作上極富潛力及藝術風格,並提攜後輩如蔡明亮、李安、張作驥等導演持續創作;但也應證了台灣長期漠視文化藝術,終將扼傷台灣獨特的文化創造力。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