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畫幅比例(長寬比) Aspect Ratio

畫幅比例即影像畫面長度除以寬度的比例,通常以「X:Y」來表示,日常生活中常常聽到4:3(1.33:1),就是傳統電視機的畫面比例,而16:9(1.78:1)則是寬螢幕電視機的長寬比,也被使用在高畫質DVD及藍光光碟片上。早期的電影播映是以35mm膠卷投影在銀幕上,35mm代表膠卷的寬度,因為膠卷的兩側皆有齒輪孔,而各家底片公司出產的齒輪孔大小各有不同,因此實際的畫面比例也就有許多格式,例如曾被美國電影學院於1932年訂為標準的1.37:1,又稱為「學院比例」、在英國與美國廣泛使用的1.85:1、以CinemaScope或Panavision規格鏡頭拍攝的2.35:1等等。

電影院進入數位放映時代後,畫幅比例就等於數位檔案的畫面比例,只是等比放大了,最常見的兩種規格有一般寬螢幕比例2.35:1,及美國寬螢幕比例1.85:1,因前者看起來較後者更長,電影放映時又習慣分別以「大鏡」和「小鏡」稱呼,不同畫面比例的數位檔案若沒有搭配正確的投影機格式設定,投影出來的畫面就會變形。通常,一部電影的畫幅比例是固定的,但有時候導演們會特別在影片內混和不同的畫幅比例,創造特殊的影像美學,例如札維耶.多藍的《親愛媽咪》就是很好的例子。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