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手》Pushing Hands
1991 │ 臺灣TW │ 彩色Color │ 107mins │ 普遍級
導演:李安
朱老先生來自中國北京的太極拳師傅,退休後移居美國,與兒子、洋媳婦、以及孫子同住。然而,朱師傅由於語言不通、文化差異、以及生活習慣不同,無法適應美國生活,與媳婦屢生磨擦,始終無法和諧相處。幾次衝突之後,朱師傅為了顧及兒子的難為,離家出走,獨自到唐人街餐館,想以洗碗盤打零工維生;不料老闆嫌他笨拙,次日就解雇他、並語出羞辱。朱師傅不甘受辱,硬是以太極拳推手與深厚內功,擊退一伙原本想把他扔出廚房的壯漢與流氓,連洋人警察也束手無策…。
推薦理由
此片是李安第一部劇情長片,也是他【父親三部曲】首部作品(另二部為《喜宴》(1993)與《飲食男女》(1994))。技巧圓熟,一鳴驚人。片首長達七分鐘沒有一句台詞,卻充滿了嚴整的電影語言:毫無對白,暗示了朱師傅與洋媳婦無交集、無法溝通;李安透過「窗」與「門」製作了嚴密的「框格構圖」,佐以「平行剪接」,並置了中國老爺爺和美國洋媳婦相對無言、各行其事的一日。這場戲建立了一連串尖銳的、意味深長的對比:東方vs.西方、男vs.女、老vs.少、書法vs.鍵盤、武術功夫vs.健身運動、傳統vs.摩登...。
它也建立了整部片、甚至是李安日後多數作品之基調:東方與西方的文化衝突(或整合),傳統與現代的斷裂(或繼承),離散人或邊緣者怎樣融入(或無法納入)主流,以及家庭通俗劇中的壓抑與抒情。工整沉穩的剪接和構圖、二元對立的基本結構、吸引觀眾興趣的設計,反映出李安對於古典好萊塢電影語言之嫻熟。全片敘事也遵循了「衝突、高潮、解決」之古典圖式,佐以朱師傅「太極拳推手」的隱喻:解決衝突,必須借力使力、巧妙地尋求平衡。
凡此種種,其實近乎完整地預示了日後李安處理下列電影難題的功夫:文學改編電影,文字與影像之間的張力;東方華人導演如何拍攝西洋英美電影;從家庭通俗劇、科幻片、西部片、諜報片、直到奇幻片,諸多迥異類型之掌握;類型傳統慣例的延續與創新;以最少預算或既有資源把拍攝工作做到最滿最好。可以說,「推手」就是李安身為導演的功夫所在。
引導問題思考
- 請注意這部片開頭將近十分鐘的第一場戲。這場戲幾乎像是「默片」,完全沒有「對白」,只有兩個沒有彼此交談的東方老翁和西方女子──後來我們知道原來這兩人是公公和媳婦,兩人語言不通,所以不是沒有交談、而是無法交談。請留意這場戲,雖然沒有「台詞」或「對白」的「語言」,但是卻充滿了電影獨有的「影像語言」:李安導演只以「構圖」(尤其是窗或門的框格構圖)、「景深」(前景和背景的對照)、「道具」(比如書法毛筆和電腦鍵盤)、以及「人物的動作行為」,來表達兩人之間的「溝通不良」、「文化對比(或對立)」、以及「緊張關係」。請你仔細看這場戲,找出李安的這些電影語言,並且說說看它們是怎麼呈現公公和媳婦之間的衝突。
- 李安擅長拍攝以「家庭」作為主題的電影;而且,李安特別喜歡拍「餐桌戲」或「吃飯戲」──家人最常團聚的空間和時間,正好就是飯廳的餐桌和吃飯的時間;家人最常交談的場合,也是一邊吃飯一邊說話,這是家人培養或維繫情感的主要方式。不過,既然這是家人最常交談的場合,當然也就是家人最容易吵架的場合了。這部片裡也有好幾場「吃飯戲」或者「發生在餐桌或飯廳的戲」,而且每一場都不一樣,比如第一場吃飯戲是兒子夾在搶著說話的父親和太太之間(而他的兒子離開餐桌去看電視了),左右為難;比如最後一場吃飯戲是,老父親一氣之下離家出走到唐人街餐館洗盤子打零工,和老闆以及夥計吃餐館打烊之後的員工餐,但卻被老闆開除...。請你特別注意這部片裡「吃飯」或「飯廳」的場景,觀察其中發生了甚麼事、以及李安藏在餐桌底下想要暗中傳遞給觀眾的訊息。
- 李安最初是以【父親三部曲】步入台灣影壇然後揚名國際影壇:《推手》(1991)、《囍宴》(1993)、和《飲食男女》(1994)。之所以稱作「父親三部曲」,乃是因為這三部片裡都有一個核心角色、而且都是由演員郎雄所飾演的父親。現實生活中,李安對他自己的嚴肅父親充滿了既矛盾又敬愛的心情與感情,這使得他最初的三部片都在描繪父親,而且都描繪得傳神而成功。請你仔細觀察《推手》裡的父親(也就是朱師傅),你會以什麼形容詞來描述他呢?你會用哪些詞彙描述他的個性和脾氣呢?這位老父親在片中所說的話、所做的事,你都能明白他在想什麼嗎?這些言行的背後隱藏了什麼想法或情緒呢?他和兒子、媳婦、還有孫子之間的關係,你又會怎麼描述與形容呢?
- 這部電影的片名叫做「推手」表面上看,這個片名指的就是片中老父親所擅長的中國功夫,也就是「太極拳」。不過,「推手」或「太極拳」的特色是很軟、很柔、很緩慢、很沉穩,即使過招時也是「以柔克剛」而不是「硬碰硬」──把對方的施力(或攻擊),以圓滑流暢的柔軟手法,先收起來、再立刻轉丟回去給對方。這種稱為「推手」的過招拳法,和這整部片的主題有什麼關連呢?和李安想在這部片裡說的事情有什麼關係呢?同時,「推手」還有一個和中國功夫無關的意義:當我們說「A是B的推手」,我們指的是「A是B的背後原因、A推動了B的出現或發展」。如果從這一個解讀出發,請你想一想為什麼李安要以「推手」當作片名呢?
撰文:陳平浩(影評人,曾任《放映週報》專欄作者和採訪編輯,影評另見《電影欣賞》、《紀工報》等。近年擔任富邦電影發聲學校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