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電影 Direct Cinema / 真實電影 Cin’ema V’erit’e
直接電影是以寫實主義電影風格拍攝的紀錄片,和真實電影有許多共通處,如以真實人物及事件為素材,客觀紀實的技巧與避免旁白的敘述,固定由導演、攝影師與錄音師三人完成為其特點。真實電影幾乎成為直接電影的同義字,不過兩者唯一的差別,在於直接電影視攝影機為安靜的現實紀錄者,以不干擾或刺激被攝體為原則,最具代表的是美國的梅索兄弟(Maysles)與懷斯曼(Wiseman)等導演,提倡觀察式(observational approach)美學,認為拍攝者正如「牆上的蒼蠅」,以期能拍出攝影機不存在時也會發生的真實。
而真實電影是指在1950年代末,開始一種以直接記錄手法為特徵的電影創作潮流。代表人物有法國的尚.胡許。這些倡導者自言他們的靈感來自蘇聯的吉加.維多夫的「電影真理報」,較大差別在於真實電影的事件更完整與單一,因此更具有劇情片的情節。製作方式上,以直接拍攝真實生活,不事先寫劇本與用非職業演員,影片由固定的導演、攝影師與錄音師三人完成為其特點。法國與美國的真實電影最大不同在於法國可讓導演介入,如尚.胡許的《夏日記事》(1961),而美國的真實電影則強調導演置身事外,不干涉事件進行。這樣電影拍攝手法要求導演能準確發現事件與預期戲劇性,攝製動作要敏捷與當機立斷,而這種方法必然限制了題材的選擇方向,因此純粹意義上的真實電影作品很少。而真實電影的最大意義,在於它於劇情片的創作提供一個保證最大限度上的寫實性。高達在他很多電影裡進行主觀介入,即是直接搬用真實電影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