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匪片 Gangster Film
警匪片的故事情節和慣例,都圍繞著歹徒的行動而發展,常見情節有搶銀行及黑社會。就純粹的形式而言,警匪片通常專指1930年代至1940年代間,美國好萊塢所拍攝一系列有關經濟恐慌時期所發生在城市的犯罪片。警匪片與西部片同為美國成功的兩種電影產物。和西部片一樣,警匪片因場景選擇和角色性格塑造,而衍生出本身的神話。1903年的《火車大劫案》可算把搶劫犯罪素材引起廣泛注目的作品。到了由大衛‧葛里菲斯執導的《窮巷劍客》(1912) ,影片一開始即打出「紐約市某處」的字幕,而展開警匪片表現美國都市生活的特質,導演在影片中對歹徒寄予的同情態度,奠定了整個類型的基本精神。
1920年代初期的警匪片仍承續原先的傳統,歹徒無助地與代表善良的英雄抗爭而終歸失敗,在許多影片中往往以歹徒的改過自新作為結局。1919 年,美國國會通過了禁酒法案,在禁酒令頒布執行期間,大量的市民被迫採取非法的方式求得一醉,這種現象擴大了黑社會的勢力範圍。社會形勢與對歹徒觀念的改變,很快反映在好萊塢影片中。1930 年代為好萊塢警匪片的黃金時期,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影片包括茂文‧李洛埃的《小凱撒》(1 930)、威廉‧韋曼的《國民公敵》 (1931)與霍華‧霍克斯的《疤面人》(1932)等。
警匪片發展到1930年代末期,內容上逐漸僵化,影片中只有探員、警察,和一個淺陋的犯罪理論。此段時期約翰‧赫斯頓的《梟巢喋血戰》 (1941)展現出與1930年代警匪片不同的風貌(可參考黑色電影),影片主要人物換成一個私家偵探,強調的是人類的孤獨感和邪惡意識。
警匪片在1940年代末期,由於觀眾興趣降低而式微。到了1967年,亞瑟‧潘的《我倆沒有明天》再度運用1930 、1940年代盜匪片中特定慣例和觀念而大受歡迎。法蘭西斯‧柯波拉的《教父》(1972)和《教父續集》(1975),同樣落入警匪片的規範中,但是卻具有史詩的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