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2018 TIDF 團魚岩 Turtle Rock

撰文:史惟筑(國立中央大學法文系專任助理教授)

蕭瀟XIAO Xiao|中國China|2017|DCP|B&W|101 min

《團魚岩》是中國的一個地名,相傳有隻神鱉苦苦修行升天,卻被天雷擊中,身首異處,落此為岩,村子的名稱由此而來。這裡,也是導演蕭瀟小時候生活過六年的地方,這裡沒有現代建築、也沒有便利的生活機能,彷彿被世界遺忘在邊緣的角落。村裡的人默默工作、吃飯、生活著;在團魚岩裡,也同時瀰漫著村民無法離開的稠帳,以及導演對生命的鄉愁。

第一部分:導讀與分析

在1930年特藝彩色(Technicolor)出現之前,電影中的顏色,必須藉由人工方式在黑白膠卷上一格一格上色,才能製造色彩。當時為影片上色自然是為了能更貼近人類雙眼接收現實世界的感知,但顯然地,在底片上色的效果無法細緻地呈現顏色分層效果,只能用表意方式來暗示色彩所代表的劇情時間或環境關係,反而製造出一種非常人工的視覺感官。在彩色電影出現早期、技術仍在演進的過程中,造作的影像彩色效果反而讓有些明星拒絕演出彩色電影,怕影響他在黑白影片中所塑造出來的形象。同時,電影史中也出現過黑白電影與彩色電影何者更為「真實」的論戰。因此,從黑白電影過渡到彩色電影的過程中,「真實」會因為觀影習慣與技術成熟度,與真實世界的視覺感受產生不同程度的差異。

「真實」,在電影史的發展過程中經常被討論,同時也因為「真實」被放置在不同對比向度裡,會產生不同標準。比如說,電影因為被視為機器複製影像的成果,所以它比「擬真」的繪畫更為真實;又或者,「紀錄片」的核心奠基於傳遞真實事件的訊息,所以它比「劇情片」更為真實。但這都只是相對性的比較,並非絕對性的結論。劇情片也存在著比紀錄片更具真實性、紀錄片也可能比劇情片更具虛構色彩的情況發生。如同《團魚岩》是部紀錄片,但它具有強烈劇情片的特色,是哪些元素造成了劇情片的效果?而我們將它指認出真實的標的又為何?導演又為何選擇黑白影像去表達紀錄片中的「真實」呢?

當我們在談論紀錄片時,通常會聯想到幾個對紀錄片形式、特色的既定印象:導演人身 / 聲入鏡的訪談手法、補充訊息的旁白或字卡、為捕捉當下事件而產生影像上的機動性、隨機感。但是,這幾個特色似乎在《團魚岩》中的表現並不明顯,他的拍攝手法反而讓觀眾產生一種像是觀看劇情片的感受。於是,我們可以從幾個面向觀察導演如何製造這種類劇情片的效果:黑白影像的選擇攝影機運動方式敘事結構

  • 黑白影像

《團魚岩》全片使用黑白影像,畫面更如攝影作品般,相當重視畫面構圖。如果彩色影像(無論動態或是靜態影像)已經是當代社會視覺再現的主流,當導演決定使用黑白影像自然有他的美學意圖。如前面所言,黑白影像是早期電影發展的階段,在攝影史中也是如此,因此我們可以從這個角度假設黑白影像代表一種過去的時間性。而在觀影的過程中,我們對地點、角色的背景一無所知,也只能隨著影片開展、跟著角色的生活日常,在細節中(居民工作、居住環境等)慢慢尋找理解影片背景的方式。影片結束後,導演以字卡方式闡明《團魚岩》是他小時候生活的地方,因此,這段文字強化了黑白影像與過去時間的連結,我們因此能夠理解導演試圖藉由黑白影像表達對於這個村落的鄉愁。

  • 攝影機運動

攝影機的運動方式是《團魚岩》建立其獨特影像美學的主要元素之一。導演在拍攝村民工作、生活時,攝影機並不總是跟在被攝者之後,而會在跟拍途中轉換動線。比方影片開始不久,攝影機跟著一位上山拜拜的老奶奶,當老奶奶往山中走至某定點時,攝影機突然緩緩地往右搖移轉往另一個方向。這樣的攝影機運動,轉換了跟隨的情境,並開展出影像中地理環境的視野,也讓觀眾轉換了另一種情緒。此外,每個畫面完美的構圖彷如每場戲都已預先經過安排,這也是為何《團魚岩》會令人感受到劇情片裡的效果,也就是虛構性。換句話說,劇情片必須進行場面調度(攝影機運動與角色走位、光線的配合等)以達到畫面美學上的要求。從這個角度觀察《團魚岩》的攝影機運動,便可以理解劇情片的效果從何而來。

  • 敘事方式

《團魚岩》並沒有很明確的故事主軸,沒有起承轉合的敘事結構,它比較接近文學中的散文結構,隨意地將日常生活中的幾個片段記錄下來,隱微地表現人與土地、人與神明、人與世界之間的關聯。導演在鏡頭後靜靜記錄村民的活動,也記錄了他們的對話。並且藉由這些對話透露出角色的過往經歷與心聲,令我們理解他們為何會待在這個被世界遺忘的角落。然而我們並不會聽到訪問者的提問,導演利用剪接,將影片中角色的對話轉化為如同劇情片對白般,增加角色自主性,彷彿他們主動訴說、展演自己的生命經歷,而這也是令觀眾感知到《團魚岩》劇情片效果的原因之一。

即便《團魚岩》以一種極為詩意的方式降低了紀錄片片種的訊息告知意圖,但是導演仍保留了線索,讓我們意識到這應該是「紀錄片」。除了最後的字卡明確地揭露導演與村莊的關係之外,其實我們也能夠觀察到影片中的人物偶爾會跟一個人對話,並呼喚他的名字:蕭瀟,這強烈暗示著導演與這些角色的親近性與熟悉感。如此,即便導演似乎靜靜地待在鏡頭後,但導演其實無所不在。這隱而不顯的存在積累到影片最後,導演對村莊的思念與戀棧便騷動著觀眾的情感,與之認同。

第二部分:延伸問題

一、絕大部分的當代電影都是彩色影片,因為這更貼近我們眼睛所接收到的現實生活。你覺得為什麼《團魚岩》要使用黑白影像呢?你覺得它是為了製造什麼樣的效果?如果你是導演,你也會選擇黑白還是彩色影像?

二、《團魚岩》參加的是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你覺得這部片是紀錄片嗎?哪些元素讓你覺得是?有沒有哪些元素讓你覺得不是?

三、《團魚岩》裡的居民生活條件很簡單,也不怎麼便利。你覺得為什麼還有人生活在那裡?他們為什麼不離開?如果你在團魚岩出生,你會想要在那邊生活嗎?

四、如果你不是在都市裡生長的孩子,你會想在都市裡闖蕩?還是成為返鄉青年?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