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馬拉拉:改變世界的力量》He Named Me Malala

2015│美國US │彩色Color │ 60mins │普遍級

導演:戴維斯·古根漢Davis Guggenheim

曾以《不願面對的真相》得到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的美國導演戴維斯古根漢(Davis Guggenheim),於2015年推出的紀錄片《馬拉拉:改變世界的力量》(He Named Me Malala),透過相當多種媒材的使用,來呈現出少女馬拉拉的傳奇故事,例如:現代拍攝的影像(包含陳設及未陳設)、過去的史料照片、影像、由演員詮釋重現的過去事件、動畫橋段、旁白敘事及訪談等等。

緊接片頭之後,我們聽到馬拉拉的聲音訴說自己名字由來的故事,馬拉拉的父親以阿富汗勇敢女英雄「Malalai of Maiwand」為她命名,而這段為自由奮戰的傳說則以動畫展開。影片繼續敘述在馬拉拉童年時,恐怖組織塔利班來到她們在史瓦特河谷的村莊,其領袖法茲魯拉如何剝奪人民的自由及女性受教育的權利,以致許多年輕女性必須偷偷上學。馬拉拉挺身而出,以公開言論譴責塔利班在家鄉種種不人道的所作所為,2012年馬拉拉受塔利班槍擊的事件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馬拉拉持續發揮影響力,在世界各地甚至聯合國發表演說,在2014年,她17歲時獲頒諾貝爾和平獎(此段記錄畫面呈現被穿插在片尾)。

導演古根漢選擇以情節來呈現馬拉拉的故事,在時間軸上時而前進,時而倒退,將馬拉拉的家庭生活、塔利班的暴行、她的復健、她的成名及在人權上的貢獻,全都交織在一起,古根漢的做法讓觀眾聚焦在這位年輕女性的生命特質,觀眾於是看到了她的單純、勇氣及決心,而逐漸不在意她所面對的政治紛擾的時間順序,而受到她的力量鼓舞,願意與她站在同一邊。

在這部紀錄片中,出現了許多值得注意的紀錄片常用手法:

  1. 不斷提醒觀眾:這是一部由電影創作者所拍攝的真實人物紀錄片,影片開頭我們聽到導演古根漢的聲音,他正在確認馬拉拉是否準備好要開始說故事,這是一個精心安排的開場。之後有一段馬拉拉被狗嚇得跑走,鏡頭跟著她經過收音師身邊,這是一個可以透過剪接修掉的畫面,但導演將其保留下來以提醒觀眾,這部紀錄片是透過一群電影工作者所塑造完成的故事。紀錄片並不只是攝影機所捕捉到的魔幻時刻,而是電影創作者有意識地選擇出的現實呈現。
  2. 利用動畫和演員重新詮釋來敘述故事:導演古根漢用了大量動畫和演員詮釋,來述說馬拉拉的童年故事及塔利班攻擊過程,顯然是侷限於史料素材的不足,因為除了幾張照片外,他並沒有其他童年時期的影像可使用,而塔利班攻擊畫面的取得更為困難,導演能重新呈現故事的可能性,僅剩演員詮釋和動畫,雖然演員詮釋容易流於乏味,動畫會是更有趣的呈現方式,透過動畫,導演較為容易強調他所在意的元素,並控制調性及顏色等。在本片中,我們在塔利班攻擊的橋段,看到塔利班的軍靴特寫,觀眾彷彿透過車底下看到軍隊到來,而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在這個攻擊橋段中,導演也模糊處理了女孩們的臉部,但塔利班的毀滅性已經足夠強烈。
  3. 利用突如其來的剪接插入鏡頭,製造出侵略的感覺:觀眾隨著馬拉拉一家至伯明罕拜訪時,我們看到幾個代表塔利班武力的鏡頭,例如他們的旗幟及混亂衝突等等,暗示著塔利班的侵略在馬拉拉的生活裡,是一種不知何時會突然出現的威脅。
  4. 強調親情關係:紀錄片原名為「他將我取名為馬拉拉」,其中的「他」指的是父親,而父親,也是馬拉拉從昏迷中醒來後,第一個開口尋找的人。父親的重要性及權威是穆斯林家庭的核心,反之母親被關注到的部分相對少,這樣男尊女卑傳統底下的家庭文化,可期待在重視女權的馬拉拉這一代展開變化,特別是將來她對自己女兒的教育方式絕對大為不同。
  5. 透過「重複」加強力量:馬拉拉的父親在暗處(上明下暗)的側臉,在影片開頭(片名出現)和接近結尾之處,各出現過一次,父親旁白說著:「馬拉拉會怎麼想呢?」這是一個父親在自問自己對女兒的教育是否正確,現實生活中,馬拉拉的父親經過很長的時間煎熬,才等到馬拉拉從瀕死邊緣康復,但在影片中,觀眾在下一刻便看到康復後的馬拉拉,振筆疾書寫著演講稿。
  6. 橋段的中斷:塔利班攻擊馬拉拉的戲劇化橋段,被馬拉拉和朋友玩紙牌遊戲的段落中斷,這樣的中斷是為了加強緊張感,將一個無法避免的悲劇事實延後,並提醒觀眾,馬拉拉除了是一個為人民挺身而出的英雄人物之外,她也是一個熱愛生命和玩樂的年輕女孩。

引導思考問題

  1. 雖然導演不是以順敘的方式進行,但你能理解馬拉拉的故事嗎?非順敘的故事可能會對觀眾造成什麼影響?這種敘事方式是否幫助你理解事件始末及人物關係?如果沒有,你覺得導演為何要選擇這樣的敘事方式呢?
  2. 在紀錄片中使用動畫或演員詮釋的方式,會讓你質疑紀錄片的真實性嗎?現實的「重現」只能出現在劇情片中嗎?
  3. 這部紀錄片如何呈現馬拉拉的父女關係?和母女關係有何不同?你覺得馬拉拉自己有女兒時,會或不會有不一樣的母女關係呢?為什麼?

 

註:以上內容摘譯自Journeys in Film

 

撰文:陳俊蓉

英國愛丁堡大學歐洲電影研究碩士。曾任職於國內電影發行公司、台北金馬執行委員會,2009年至2012年間擔任金馬影展總監。隨後從影展轉換跑道開始製片工作,作品為《有一天》(侯季然導演,2010),現為三創親子影展策展人,並持續參與電影教育講座、工作坊。

線上全片觀賞

 《我是馬拉拉》 (飛行國際 - 教室電影院公播大平台)

巴基斯坦是全球文盲人數最多的國家之一,失學孩童的人數也是全球排名第二高。巴國政府的軍事預算是教育經費的七倍,而近年來,巴基斯坦的教育經費仍持續地縮減當中。來自巴基斯坦史瓦特河谷,年僅十六歲的馬拉拉認為這是不對的。她口齒伶俐、勇於表達意見,大力的提倡、為失學孩童們爭取受教權。然而,她的熱情卻讓她挨了子彈… 2012年10月,馬拉拉和兩位朋友搭乘校車返家途中,遭到兩名蒙面的塔利班男子持槍攔阻。其中一人爬上校車,朝著馬拉拉的頭部開槍後就離開了。然而馬拉拉奇蹟似地生還,隨後被送到英國治療以及休養。鬼門關前走一遭的馬拉拉,成為諾貝爾和平獎有史以來最年輕的候選者。她依然堅持爭取並捍衛孩童、女性的受教權,迄今仍不斷受到恐怖組織的死亡威脅。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