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台語片時代★量產的拍攝模式:李泉溪與金山電影製片廠

撰文:林怡秀

  1. 2019-04-18
《大橋情淚》(1958)工作照,本片為金山電影製片廠拍攝創業作,圖中為導演李泉溪。

1926年出生於北港、青少年時期曾赴日就讀高等學校的李泉溪,1948年在廈門大學求學期間,首度在編劇洪深的電影講座中接觸到電影藝術。返臺後的李泉溪從報業的記者工作開始,1953年先進入農業教育電影公司臺中片廠實習。1955年,正逢台語片興起之時,《薛平貴與王寶釧》導演何基明邀請李泉溪加入拍攝工作,自此他便正式進入影像與戲劇創作。

在接續參與《補破網》(1956)的拍片工作後,隔年李泉溪首度執起導演筒完成《赤崁樓之戀》。1957年,他與成功影業社的周天生、布景師黃良雄等人租下臺中市的民生戲院搭景拍片,合組「金山電影攝影社」(為業者口中的「金山片廠」)。1958年,台語片因為前面幾年的跟拍風潮導致製作水準下滑,以及國民黨政府有意扶植國語片和教育部影輔會裁撤等因素影響,導致台語片底片取得不易、拍攝成本飆高。另一方面,當時亦有因日片進口政策的調整產生的排擠效應,1959年八七水災重創中南部也造成總體經損傷,在各方影響下台語電影迎來了第一個低潮期,金山電影製片廠暫告結束。但在1960年台語片重新興起時,他們再度重整片廠、租下霧峰林家附近的廢棄戲院,快速產製受觀眾歡迎的歌仔戲電影。當時金山電影製片廠每10天拍完一部電影,加上10天在中影臺中廠後製配音。白天在林家花園拍外景、晚上回到戲院拍內景,拍攝時所有演職員皆進駐戲院,輪班趕工,一個月即可生產三部電影供應市場需求。而在當時,台語電影與歌仔戲團的合作可以節省服裝、佈景及演員訓練的功夫與成本,原有的基本觀眾票房也讓這樣的電影類型成為該低潮階段一記保證獲利的安全牌。
 
金山電影製片廠這股打游擊般的積極動力,加上1949年自南京遷運至臺中的農教公司臺中片廠(而後改組為「中央電影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55年何基明在臺中後火車站附近成立的「華興電影製片廠」,也使得當時的臺中成為台語片重要的產製中心。1963年,大都影業於臺北士林成立,金山的器材與班底併入大都,以大都技術組之名繼續拍攝台語片。

(本系列圖文由國家電影中心與故事共同製作,希望透過影像串起臺灣的時光記憶,看島嶼的電影、說自己的故事 。)

*本文由「國片暨紀錄片影像教育扎根計畫」提供。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