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語片時代★小小苦兒要回家:戴佩珊
撰文:林怡秀
- 2019-04-18
談起台語片時代的天才童星,戴佩珊絕對是代表人物之一,1962年,僅僅四歲的戴佩珊在《舊情綿綿》中飾演洪一峰的女兒,一路從阿里山來到臺北街頭找媽媽,這個楚楚可憐但堅強聰穎的流浪兒形象,大獲當時觀眾的喜愛與不捨,而這位表演能力令人驚豔的女孩也自此開始了在多部作品中的精彩演出。
戴佩珊出生於台語片興盛時期的1958年,在她出生後,父親戴傳李從原本的排片員轉為自行創業、成立永新影業社,同時經營台語片的製作與發行,母親戴黃翩翩也以電影監製身份隨丈夫一起打拚。其實在《舊情綿綿》之前,戴佩珊的弟弟就已經在兩、三個月大的嬰兒時期,參演了永新的創業作《桃太郎》(戴:「那個桃子剝出來、會撒尿的那個就是我弟弟」)。而在戴佩珊記憶中,身為童星的她小時候就是一天到晚被父母帶著到第一劇場看台語片或日本片、觀察觀眾的反應和研究電影劇情,雖然對電影內容記憶模糊,但當時父母親回到家後討論劇情、鏡頭甚至打光方式的模樣,戴佩珊至今仍印象深刻。
永新另一部賣座電影《尋母三千里》(1963)延續了受歡迎的流浪路線,由戴佩珊與哥哥戴哲欽共同演出。當時,對畫面十分講究的永新影業標榜全部外景在蘇花公路拍攝,兩個小兄妹在外婆的陪伴下在蘇花公路拍攝一個月,戴佩珊在接受國家電影中心研究組訪問時表示,在尚有交通管制的時代,這部辛苦拍成的電影也不負眾望大賺三百萬臺幣,在當時每部片成本約五十萬元的年代,這個金額幾乎可以買下十棟房子。
除了深植人心的流浪兒形象,戴佩珊的角色也隨著她的經歷與成長更顯細緻。而在她小學畢業後,台語片因電視節目的發展開始迅速沒落,這名天才童星也選擇不再接演、專心求學。但在台語片熠熠閃耀的年代,她的身影早已是影迷記憶中重要的一環。
(本系列圖文由國家電影中心與故事共同製作,希望透過影像串起臺灣的時光記憶,看島嶼的電影、說自己的故事。)
*本文整理自國家電影中心研究組2017年8月29日專訪戴黃翩翩、戴佩珊口述訪談內容。
*本文由「國片暨紀錄片影像教育扎根計畫」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