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培訓✭2015與導演對話
講者:王小棣導演
- 2015-07-09
由文化部指導、國家電影中心承辦之第八屆影像教育扎根計劃中的「種子教師培訓研習營」,7月初來到了台中逢甲大學,中區的「與導演對談」單元邀請到王小棣導演與教師們近距離對談。王小棣導演一生致力於戲劇產業,擅長對社會中小人物心境的描寫,也曾多次站上街頭聲援各類公共議題,被稱為電影界的「老師」導演。教師營活動中,王小棣帶來三部作品,要與現場的老師們聊聊她電影中的小人物、生命故事,以及影像背後的公民課題。
在鏡頭下生活的小人物
《台北今天少一桶豆花》是王小棣1998年所拍攝的短片,靈感來自於自家附近一位靠著賣豆花、養活一家七口的男人,每天早出晚歸卻從不喊苦。王小棣回憶約30年前,自己曾為公視拍攝一部紀錄片叫《百工圖》,就是因為那部紀錄片,王小棣開始接觸各行各業,進而了解最基層小人物的生活。王小棣回憶當時,有機會訪問了一位台電公司段長的太太,太太跟王小棣說:「我們結婚了20多年,他在家的時間,總共加起來才三個月吧!」原來段長因為工作關係,大部份時間都須要待在宿舍。當時王小棣內心就升起了這個念頭:「這些人,才是社會最重要的貢獻者,而現代人對社會的注意力,都不會關注在這些事情上面。」這也是為什麼王小棣的作品中,時常出現對市井小民的關懷及描寫,試圖透過影像讓大家看到這些故事。
文學及影像中的生命經驗
文化部於今年推出《閱讀時光》計劃,將十部經典文學改編成高畫質戲劇影片,王小棣導演就是《閱讀時光》文學改編戲劇計畫的總召集人,這次也在教師營與現場老師們分享其中的《行走的樹》。《行走的樹》改編自季季的散文體自傳,故事涉及白色恐怖時代,以季季自身感情及婚姻經歷為主軸。王小棣在分享時提到,在台灣最珍貴的就是可以了解歷史、訴說故事的自由,因為台灣的歷史及地理上的特殊性,擁有包含原住民、外來民族的生活經驗累積。我們可以看到馬來西亞僑生的作品都是發生在台灣,而這些馬來西亞不能談的事情,在台灣都看得到。但隨著文化政策破爛、市場小,現在我們說故事的能力及權利都限縮了,「現在有多少原住民小朋友連母語都不太會說了,連阿公阿嬤打獵的故事都不知道了!」王小棣語重心長的說著。正也是因為這樣,影像創作者及老師們,更被賦予了要將這些影像及故事傳承下去的使命。
影像底下的公民意識
活動中第三部播放作品《大象》,也是《閱讀時光》系列作品,改編自王登鈺的小說「電影裡的象小姐」,以母與子的感情為基底,描述大象身體裡的奇幻城市,將公寓化成了一隻隻大象,富有豐富想像力,同時也關注了核能發電等實際的問題。 「我一直強調公民社會的重要性,每個人都要有自己的想法,要不斷的質疑,不斷的討論!」王小棣堅定的說著。王小棣回憶起自己當年去非洲拍片時,四、五個小時開車開在寸草不生的路上,腦中想的是,自己生在台灣這樣有山有水的漂亮地方,真的有責任要去保護它。談到柯一正導演發起的「我是人,我反核」運動,王小棣說:「我加入的原因不是因為反核四,而是我反對不討論。」並也說:「我深信事情沒有絕對好或壞,不管怎麼樣的困境大家都還是要努力,不只是走進電影院看的電影才是電影,你們學生腦袋裡面的東西,未來也很有可能都是電影。」
教育,就是不斷的溝通的過程
王小棣於活動最後分享了公共電視從國際兒童影展學取的經驗,他們不給片子結尾,反過來讓小朋友來做結尾。 「我們拍了一部片叫做《剪刀石頭布》,主題是『朋友』,結果小朋友的回信非常熱烈,你們知道嗎?最後這部片的結尾,是一個六歲的小學生寫出來的。」王小棣笑著說著,並提到導演不應該關著門寫信,而是真的要去了解小朋友會關心的題材,開放式結尾的想法是希望引導學生去「思考」。 「因為『思考』跟『討論』真的是教育中相當重要的。」被稱為「老師」導演的王小棣又再強調了一次,堅持的她從不放棄溝通,並悄悄的把許多議題放入影像裡,在觀眾的心裡發酵著。
*本文由「國片暨紀錄片影像教育扎根計畫」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