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電影✭2015認識電影、電影美學導論
講者:鄭秉泓(Ryan)老師
- 2015-07-13
影像教育扎根計畫第一堂課,由Ryan 鄭秉泓老師為認識電影揭開序幕。
做為創作者與觀眾之間的媒介,影像教育引導觀眾由不同面向切入,進一步了解創作者想傳達的事物。雖然電影同其他藝術比起來僅短短一百多年的歷史,然而影像發展之快速與多元是望其項背的。台灣這幾年才有影像教育的概念,還在非常起步的階段。「首先就是不要把作品道德化。」我們過往的教育,讓我們在接觸一件作品時,總期待裡面有個強而有力的正確結論,可以不需思考、拋過來就直接吸收。這種作法無從判斷一部電影的內容,跟電影的美學也無關,更不該是影像教育追求的方向。鄭老師這次要從電影起源到各種風格,先讓教師們穩住初步的基礎。
從電影出現之前講起
細說早期發明創造力旺盛的年代,先有英國的攝影師Eadweard Muybridge、法國的Louis Aimé Augustin Le Prince,以視覺暫留原理為基礎,讓畫面成為移動的照片;到1894年,愛迪生和他的團隊,在紐約利用西洋鏡(Kinetoscope)進行商業放映。這些都是電影誕生前,用不同方式讓影像動起來的嘗試,但都還不算真正的電影。1895年12月28日被稱為電影的生日,是因電影之父─盧米埃兄弟,在巴黎大咖啡廳印度沙龍,讓群眾觀賞他們使用電影攝影機(Cinématographe)拍攝的自製短片。雖然這並非影像的第一次公開放映,但此次放映最接近後來電影觀賞的形式。當天放映的三部影片《工廠下班La Sortie de l'usine Lumière à Lyon》、《水澆園丁L'arroseur arrose》、《火車進站L'Arrivée d'un train en gare de La Ciotat》,雖然內容生澀,但著實劃下電影藝術非常深刻的一頁。尤其在那樣的年代,當觀眾初次面對火車從螢幕衝過來的驚險感受,經視覺萌生的壓迫跟刺激,帶來了電影娛樂性的可能。
電影是一場逃避現實,也反映現實的夢
「電影架構就像內在的骨骼,是組織人體的重要構成,同時也跟外在緊密相連,而膚髮就是風格。」鄭秉泓老師接著播放了Q Place表演教室的短片《Rocker》,當作分析電影的入門。從「人、事、時、地、物」去看因果關係,分析導演如何規劃劇中的「起、承、轉、合」,讓觀眾對角色跟劇情產生認同。鄭老師每講一個名詞都會帶到剛才放映的影片片段,或以耳熟能詳的作品作為例子,循序漸進的反覆提醒,讓教師們快速找到分析的切入點。鄭老師也提到,為電影施展魔法的關鍵就是「剪接」,透過片段串起來的過程,把18年壓縮在5分鐘裡面。鄭老師也像剪接般展現魔法,將他的經驗融入於課堂中,直接利用「影像教育」做「影像教育」。
電影就是藝術,藝術最有趣的地方是每個人都保有多重解讀的空間,即使做了各種分析,還是有很多留白給自己想像。國人對美的鑑賞力尚差西方思維一大截,推行影像教育的同時,也希望能將對美的知識傳承下去。鄭秉泓老師最後笑說「台灣對美感的養成,可以先將家裡電視調成4:3,經由忍受黑邊,欣賞正確的比例開始」與日常生活結合,透過小小改變、一點一點前進。
*本文由「國片暨紀錄片影像教育扎根計畫」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