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鄉實作✭2016【北區】新北市屈尺國小
講者:鄒雅荃老師
- 2016-06-28

課程一開始講師雅荃以課程名稱「敘事」兩字為開場,解釋字面上的意思,並請所有學生閉上眼睛,考考大家平時教室物品擺設、數量的觀察,再讓孩子們畫出教室的平面圖,有的鉛筆打完草稿後還有上色,有的將椅子、桌上物品都描繪出來,十分仔細。接著,講師簡單介紹拍攝電影的幕後工作人員並其工作內容;及黏貼製作長方型的紙框,彷彿相機或攝影機的觀景窗,並請同學上臺擺出不同的姿勢,讓大家可以透過白框來觀察不同的視角所看到的畫面。午休時間前,講師放了多部金穗獎的動畫短片,有不同的媒材表達形式,例如:平面、3D或黏土等,並跟孩子們討論裡面的人物、故事情節。

下午的課程延續電影幕後工作的方式,將學生分兩組,每個人在組內擔任不同工作(例如:導演、編劇、美術、服裝等),以童書《誰來晚餐》的故事為出發點,讓各組發想故事接龍並製作一個立體的場景模型。聽完故事後,大家便著手開始進行團隊合作,編劇的同學開始發想接下來的劇情,導演畫分鏡圖,服裝、美術翻過期的雜誌或報紙來尋找靈感。成果發表時,一組將報章雜誌上剪下的圖案及手繪角色黏在空間模型中;另一組則將家具、主角以立體的方式呈現。最後,講師拿出移動式小燈及不同的色片照在學生的作品上,不同的顏色及打光方式為場景營造不一樣的氛圍,小朋友們看起來對色片、燈光所帶來的變化很感興趣呢!
*本文由「國片暨紀錄片影像教育扎根計畫」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