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教師培訓✭2016與導演對話——《奉子不成婚》

與談人:北村豐晴導演、王志欽老師

  1. 2016-07-19

文/陳宥綾

※主持人以「主」表示、北村導演以「導」表示、學員以「學」表示,因篇幅有限,僅節錄部份內容。

:對忠孝復興站的印象是什麼?
:故事以忠孝復興站為主是因為從1997年來台灣就「混」在東區,對我印象來說東區是最熱鬧、年輕人很多的地方,離開東區約八年的時間,因為這部電影回去研究了一下,發現跟之前完全不一樣,沒有回憶,感覺好像真的老了!
 
:劇本有很大的改動嗎?還是照導演的想法去寫?故事大綱是導演想的,那結合荷馬史詩,也是一開始導演想出來的嗎?
:這次找《翻滾吧!阿信》的編劇,是第一次合作,我寫了兩三頁的故事大綱,之後就給編劇自由發揮,由編劇做整合的工作。荷馬史詩的部分是編劇想出來的,由編劇創作,我覺得導演跟編劇那種丟來丟去的感覺蠻好的,這次的合作蠻愉快的。
 
:影片中有放了兩次日本歌曲,看起來比較像那種MV的感覺,是為了配合電視台的媒體播放才設定這樣子的橋段嗎?
:本來《阿嬤的夢中情人》就要用這首歌,剪接的時候也是用這首歌,但已經跟電視台簽約了,必須按照電視台的要求,所以後來請康康作詞作曲,才呈現《阿嬤的夢中情人》,但我一直對這首歌念念不忘,真的很想用這首,剛好這次是跟相信音樂合作,發現之前有電視台簽了但還沒有用,所以就決定就是這次要用這首歌。
 
:主角房間有很多元素,片中也有很多流行音樂,都是台灣的元素,導演有說可能和編劇、美術有關,想請問導演在這方面有沒有自己的想法?
:這次我想的是,北村豐晴台灣愛情三部曲,第一部《愛你一萬年》、第二部《奉子不成婚》、第三部《七年之超癢》,來台灣十九年間發現我蠻台的,我喜歡的東西好像都有點台味,男主角基本上都是台客,我內心也是台客,很多事情我都喜歡加一些自己喜歡的元素包括音樂,後來發現我喜歡的音樂是比較老的。
 
:導演在求學階段對影像的想法,在影片這方面有沒有影響自己或讓自己想要去做這些事的動機?
:漫畫跟志村健是我小時候很喜歡的,現在很多梗都和以前有相關,所以我要鼓勵學生的話就是不要忘記以前熱愛的東西。

學員1回饋 /
我看到的是三個爸爸的故事,第一個是湘海的爸爸,另一個是小嫻的爸爸,再來就是湘海自己也變成了爸爸,所以覺得非常的感動,很有感覺,這個部分將來也可以分享給小朋友,我在開頭就在想湘海的爸爸去了哪裡?會不會回來?後來知道原來是海難,無法回來了,讓我有點難過,可是最後看到湘海自己變成了爸爸,就覺得那塊空的部分又被補回來了,所以我覺得導演這部分處理的很好。請問導演這個部分是您的想法還是編劇的想法,或著是說您們兩位有什麼生命經驗是跟父子感情有關的嗎?
:《奉子不成婚》有很多都是自己的故事,一直以來希望自己的故事是可以有笑有淚、很溫馨的那種,母親常常被大家塑造成英雄,但現在有很多爸爸需要回家煮飯、打掃,我覺得有的時候還是要Focus在父親上。
 
:男主角很有喜感,像是最後他們要結婚的畫面,男生泣不成聲,哭得唏哩嘩啦,然後女生很鎮定的從後面抱著他說「我們結婚吧」,整個顛覆也很有趣,請問是導演的設定嗎?
:女強男弱是設定,在很多地方,包括我們家,台灣應該也有這個現象,譬如說日本典型是媽媽做菜那些,台灣好像不見得,我的編劇家裡有三個小孩,賺錢是他,老婆是家庭主婦,但是他還是會回家煮飯,所以我們開會都離他家很近,可以隨時回去顧小孩的那種,是新好男人的代表。我認為一個很棒的電影,要有一個很棒的片名,然後海報也是要那種自己想要貼的(眾人笑),《奉子不成婚》對我來說是一部很有想像力的電影。
 
學員2回饋 /
這部電影我會跟孩子們談「等待」的概念,女主角對婚姻的想法在這部戲裡有很大的改變,剛開始對前男友她是逼婚的方式,後來我認為她的轉變是在等男主角準備好,最後女主角說「我們結婚吧」,是因為她覺得男主角準備好也可以承擔了。
 
學員3回饋 /
男主角最後看到小孩子的那一幕感動的畫面,其實也投射了他自己做為一個小孩,爸爸一直沒有回來的那種愧疚感的彌補,我認為他彌補了爸爸這個角色的一個缺憾。所以整部電影我感覺到是「等待一個人準備好了,要承擔責任」,一個很溫暖的感覺。
 
:片中有出現很多幻想的部分,誇張、詼諧的畫面,讓我想到之前看《令人討厭的松子的一生》其實看不太懂,想請問導演像這樣的手法當時是怎麼樣去拿捏效果,要怎麼做卻不搶掉故事想呈現溫馨的感受,要怎麼幫助演員的情緒,那個反差是如何做到的?
:幻想跟現實的拿捏是我每次也覺得很害怕的,因為戲已經很緊繃了,插入幻想會不會不搭,情緒會不會斷掉,不過我要的就是斷掉,就像是拉線拉到不能再拉,緊繃後斷掉的那個力量是我要的東西,我想要把那個東西激發出來。我覺得我的片如果這方面拿捏的不好,就會有差一點的感覺,《奉子不成婚》算是很成功,但每一次拍的時候我蠻害怕的,要等到真的剪接完了我才會放心。

*本文由「國片暨紀錄片影像教育扎根計畫」提供。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