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培訓✭2016與導演對話——《蘋果的滋味》
與談人:李惠仁導演、吳凡老師
- 2016-07-20
文/柯俞安
有時候打開新聞,你會覺得記者都沒讀書,怎麼會問這麼沒腦的問題?翻開報紙,又覺得臺灣媒體沒救了,看都不想看?臺灣的新聞產業究竟發生了甚麼事,未來又會走向哪裡呢?李惠仁導演拍攝的《蘋果的滋味》,整理臺灣近年來的媒體變化,讓我們看見蘋果日報為臺灣帶了的影響,以及蘋果離開後,臺灣媒體圈的動盪。
「幸好我在臺灣拍片,才甚麼都能說。」
李惠仁導演連續幾部紀錄片,都給人一種很「敢」的感覺。這部片的片頭,導演向中國記者高瑜致敬,因為他清楚自己身在沒有言論自由的中國,卻仍然不斷地說出真話,最後被捕入獄。奇怪的是,明明環境如此自由,臺灣媒體卻會自我審查。他們預設某些議題可以碰、某些議題不能碰,像是陳雲林來臺,隔天的頭條新聞卻是短跑選手跌倒。
再談到當初辭職成為獨立記者的原因,李導演認為自己人在臺灣,沒有太多人身安全上的顧忌,更應該說出真話。
「有些傳播學院的教授認為,我應該把當初罵農委會的兇悍,拿來罵黎智英才對阿!但其實這部片我不是要罵壹傳媒或蘋果,而是要完整的描述或研究壹傳媒。我們常把事情看成非黑即白,抓一個大魔頭,就是他害臺灣的媒體這麼亂!但如果我們真的找到一個這樣的罪魁禍首,問題會解決嗎?」
「相較之下,做腥羶色的新聞是否還比較不用出賣靈魂。」
《蘋果的滋味》並沒有要檢討蘋果日報和壹傳媒。相反的,李導演認為即使蘋果不存在,臺灣媒體仍有需要改變的地方,例如老闆干預新聞、薪資過低工時過長(導致記者必須為五斗米折腰)。有時媒體老闆會要求記者們迫害與老闆立場不同的人,這時記者就陷入兩難,到底要維持新聞專業,還是聽從老闆的指示迫害他人呢?
「我的每部紀錄片裡都有總統!」
李惠仁導演最特別的地方,是他的影片常常緊繞著當權者與政治。其實有人的地方就有政治,政治就是眾人之事。因此,導演給所有人一個建議:不要怕得罪人。當我們知道自己在做對的事情,當我們證據夠多、資料夠多,足以支持我們的論證時,我們只是呈現事實,不是要陷害別人。
*本文由「國片暨紀錄片影像教育扎根計畫」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