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電影✭2016臺灣電影史
講者:王志欽(肥內)老師
- 2016-08-02
文/羅苡珊
不同於常見的「台灣電影史」講座或課程,講師肥內在進入歷史時序的敘述之前,將「歷史」的概念帶到了哲學性的根源:什麼是歷史?什麼是電影史?為什麼要理解電影史?
他以楊雅喆於2008年執導的《囧男孩》為例,說明當我們察覺到「美」時,也必須明白在美的背後,是以十分深厚、經歷過時間的物事將它支撐起來。片例中的段落以極富儀式性的孩童遊戲,捕捉了孩童的想像世界。在《囧男孩》之後隨即播放的《操行零分》與《四百擊》中,我們能觀察到十分類似的孩童片段。肥內於是說:電影成像的背後勢必經歷了許多的累積,並不只是拍攝技巧,對於某些身份的想像亦然。
因此,透過歷史的視野,我們能夠察覺那些有形無形影響了每個創作者的事物。這或許便是我們為何必須談「電影史」的意義。
探問了歷史的意義之後,肥內將此一意義拉回了微觀的視野:在電影史的汪洋之中,如何與自我的生命產生碰撞?我們面對著一種無力——我做再多也無法定義電影史,也無法看完所有的電影——然而,這樣的無力卻能夠產生積極意義。如同肥內在課堂中說:「盡可能地去接觸,並將所接觸的事物發想成自己對於這個抽象概念的理解、消化成自己的生命經驗。此時,電影裡頭許多幽微的事物會與生命經驗連結在一起,你們要自己去尋找影片之間的先後次續、關連性、時代的推進與累積。」
在電影史的第二堂課中,肥內從電影的生成(1895年)說起,並提及了二十世紀初期的表現主義、俄國社會主義電影等,以及二十世紀中期二次大戰期間,美國由於遠離戰場而發展的黑色電影。除了敘述電影隨著時間而產生敘事上的變形之外,肥內也提及了影像相較於文字的傳播優勢,如何成為國家的宣傳機器,並在二次大戰的納粹德國締造了「法西斯美學」。
肥內將原定的講題「台灣電影史」的範圍擴展到了整個二十世紀的電影史發展,說明「每個發展歷程中的電影,總是在克服不同的限制,並在限制之中找尋可能」,同時將台灣置入了國際的脈絡之中(八零年代後的後殖民論述以及隨之產生的國族電影),帶給了高中生們有別於一般電影史的課程。
*本文由「國片暨紀錄片影像教育扎根計畫」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