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觀影體驗✭2016神秘場電影——《小孩》

講者:于瑋珊導演

  1. 2016-08-03

※主持人以「主」表示、于瑋珊導演以「于」表示、學員以「學」表示,因篇幅有限,僅節錄部份內容。

主:在影片開始之前,有請學員思考一下「小孩」的定義,導演是否也可以跟現場的學員分享一下,您對於「小孩」這個詞的想法?
 
于:真實故事來自於我父親店裡工作的小爸爸,對我而言並不會用大人來看他,因為那就是小孩子,後來的社會事件,我也清楚他並不是故意要做壞事的,社會還沒有足夠的環境和機會讓他成長,在我眼中就還只是個小孩,就跟我所認識的那些年紀比較小的小孩一樣。取名叫《小孩》,雖然他們都還只是小孩,但是要承受很多大人也處理不好的事,最後一幕三人環抱著,其實在我眼裡就是三個小孩,是比較純真的,我比較不會覺得是貶抑的,反而是比較正向的。
 
主:整部片大部分都使用手持鏡頭進行拍攝,是不是跟導演想呈現貼近真實的感覺有關?
 
于:對,手持一直是我很喜歡的風格,像是紀錄片,大家都知道紀錄片其實很多時候都是以手持的方式呈現,它可以很靈活,可以感受到攝影機跟演員本身有呼吸的運動,或是你可以感受到臨場的感覺,希望觀眾可以更貼近真實的情境,攝影機可以更加靈活的捕捉演員的走位等等。
 
主:導演之前在張作驥導演的電影工作室工作過,張作驥導演的作品其實也都在探討社會議題、邊緣社會小人物等等,不知道導演作品的取材跟張作驥導演的作品之間是否有些共伴效應?
 
于:張作驥導演其實是我大學畢業後第一個接觸的導演,他很願意給新人機會,也不吝於分享自己的經驗,我跟在他身邊學習到最多的就是,他教我「觀察」,起初我並不覺得這對我創作有什麼幫助,一直到我開始寫劇本,我把他曾經說過的話拿出來想,的確我所寫的這些角色在跟演員溝通的時候,那些我所觀察到的個性、小動作、展現更多情緒的動作等等,都有助於我和演員的溝通,可以更進一步具體的說明,所以觀察真的是我從張作驥導演身上學到最重要的事。至於選材跟張作驥導演有沒有關係,也許潛移默化之中,但其實這本來這就是我關心的題材,所以我決定以這個議題來創作。
 
學:片頭在天台,讓我想到《他們在畢業前一天爆炸》的片頭也是在天台拍攝,請問導演在選角的時候,選巫建和的原因是不是跟題材還有他過去的演出有關?
 
于:我有看過《他們在畢業前一天爆炸》,但其實沒有關係,我和巫建和其實在他們第一次演戲的時候我就認識他們了,七八年前就認識了,我那個時候是場記,他們是初次演戲,我那個時候就對他印象很深刻,我很難把目光從他身上移開,所以那個時候我們就有一個小承諾,說我當導演第一部戲要找他演,那個時候他說好,雖然後來他跟我說忘記了。小孩這部片在寫劇本的時候我就覺得很適合巫建和來演,溫貞菱其實也是一樣,我們認識很久,我們也互相信任,這是我選擇他們的原因。
 
學:有一幕俯視從樓梯間底下往上繞,這樣的場景有特別設計嗎?
 
于:有,但因為同時是編劇的關係,所以其實我在寫劇本的時候,景象其實就在我腦海中跑過一次,所以很自然地就是以這樣的場景來交代兩人的關係或是寶力的個性,恍惚間,好像大家都變了,但只有寶力還是一樣,是有一個這樣的意義。
 
學:對於片中「幼稚」和「成熟」的表現,意義和差別是?
 
于:片中設定佳家是學姊比較成熟,這樣的設定是基於我的觀察,同齡中,女生想的比較多,男生想得比較簡單單純,佳家扮演的是想解決的成熟的角色,一直被迫要面對處理事情,寶力比較單純,他不覺得事情有這麼嚴重,佳家要離家出走了一開始他也不覺得嚴重,直到佳家說喜歡上別人,他才突然發現自己怎麼這麼遲鈍,兩者的差別呈現大概在片中是如此。
 
學:片中出現許多議題包括毒品、家暴等等,導演對這個病態的社會有什麼不滿嗎?(眾人笑)
 
于:我不覺得這是病態的社會,因為其實這就發生在你我周遭,是真實寫實的,只是是新聞事件或周遭發生的差別,這些事件在片中就是某種衝突推著劇情前進,也許離你很遠,但也許離的很近,不是病態,其實就是另個世界而已。
 
學:創作後續?關於小爸爸小媽媽之後的發展?
 
于:沒有,因為我其實想說的這個故事我想就停留在這裡,真實故事其實還有後續發展,基於我創作的選擇,我想就停留在充滿希望跟期待的地方。

主:謝謝學員們的踴躍提問,那最後想再請導演跟我們勉勵一下,台灣電影圈其實近期是有些低迷,導演在做電影方面,面對這些擁有電影夢的人,有沒有勉勵的話想分享?
 
于:我想大家來參加這個這麼棒的活動,就是真的很喜歡電影、未來想做電影工作,但做電影真的很辛苦,我記得我當初跟一個電影前輩說我以後要做電影,他跟我說很辛苦,但我沒有因此打退堂鼓,進來做電影後真的很辛苦,常常一回到家就是趴在地上就可以睡著,肌肉痠痛、黑眼圈等等,也有很多壓力和挫折,但就是堅持下去,如果真的喜愛電影工作的話,就不要被打倒,然後多方吸收,像我說的觀察很重要,周遭的人事物都是未來創作的養分,不要放棄。

*本文由「國片暨紀錄片影像教育扎根計畫」提供。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