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人講堂✭2016職人開講——動畫
講者:謝珮雯老師
- 2016-08-18
文/邱慶彰
動畫和電影本是同根生,同樣地運用了視覺暫留的原理,因此,今年南區的職人課程以「動畫」為主題,讓學生認識不同的創作類型,並體驗自己動手作的樂趣!
為了讓不同程度的同學都能吸收課程,謝珮雯老師從動畫的歷史跟原理開始談起。動畫發展可上溯至三萬年前的洞穴壁畫,當時的人類並無筆墨等紀錄工具,卻竭盡所能的利用各種天然材料,在石壁上留下他們極力忠實呈現的人、獸形象。直到了19世紀工業革命發明近代攝影術,1832年約瑟夫布拉德(Joseph Plateau)所做的費納奇鏡,在圓筒中繪製的一連串人物動作,概念類似現在的循環動畫,也是現代普遍認為最接近動畫的雛型。
動畫創作的媒材不受限制,舉凡發展至今已有:沙動畫、油彩動畫、實物動畫、黏土動畫…等,但以上都被視為是停格動畫(Stop Motion),都是在攝影機前一格一格記錄下真實的形變,需要長時間的操作,以及對媒材的掌握,也因此多為獨立創作者之作品。相較之下,2D動畫是發展以來最全面、也最早成為具市場規模的動畫類型。講求多人合作、分工細膩,也因此多為商業動畫所採用。
課中,也講到大家熟悉的動畫品牌經營、影迷養成。以日本為例,其建立的IP(Intellectual Property)產業制度從漫畫、小說等原作開始累積人氣,等到動畫累積一定人氣後,進行更進一步的改編。老師開玩笑說:「日本動畫產業是一個仰賴「中二」的動畫產業。」正所謂「一日中二,終身中二」,儘管內涵深度飽受批評、及面臨銷量下滑危機,但日本動畫海內外市場通吃,現今仍然保有其不可撼動的地位。
後半場課程,則以分組的方式進行逐格動畫拍攝練習。看似簡單、高度重複的剪、畫、拍動作,因老師要求成品時間的長度及團隊磨合,變得極具挑戰性,不過同學們仍巧妙運用美工文具、手邊的資源(如校內的石椅、以窗戶取代燈箱)、其他課程的影片範例(如大俠梅花鹿),創作出不少有趣的小組作品。
*本文由「國片暨紀錄片影像教育扎根計畫」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