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教師培訓✭2018北區進階課程及進班觀課 (一)活動側記

講者:史惟筑、陳平浩老師

  1. 2018-10-06

文/徐子耘

(一)課程概述

  • 電影史概論
    • 學習一門學科,建立穩固的基礎背景知識,對於往後進階賞析有很大幫助,就像工具可以協助釐清方向,因此藉由建構電影史、電影早期發展等知識,使種子教師日後在教學現場面對更多不同類型、性質的電影,能有一條分析進路、方法。
  • 影像分析課程
    • 本課程藉由讓種子教師模擬教學現場上臺演示,再由其他教師回饋及講師點評,使其得以實際演練教學內容,教學相長;種子教師間透過互相觀摩,討論不同的分析角度與主題,加強其對教學內容熟悉度,促進共同備課之良效,讓種子教師對電影本質與電影史有更深入瞭解,在未來教學現場帶給學生更豐富扎實的電影教育。

(二)課堂筆記

史惟筑以「電影是什麼?」出發,關於電影的起源,現今普遍認為是由盧米埃兄弟所發明,從《火車進站》到付費公開放映《工廠工人下班》;但卻在更早以前,1891年愛迪生就曾拍攝會動的影像,從攝影(1826)到影像動起來(1891),是一段相當漫長的進程。1910年之前影像中的角色是做show,當時電影主要目的是吸睛,秀出各種效果來引起觀眾觀看興趣,而觀看的人就是觀看者,在1920年代以後,帶入了劇情或敘事,影像中的人不再看著鏡頭,而觀看的人變成偷窺者,也從這時開始,電影拍攝系統逐漸建構完善,有人拍攝、有人演出、有人負責發行,開始具備上下游關係。
 
史惟筑說電影是一種「藝術」也是一種「幻術」。電影與其他藝術形式不同,投影是電影產生的重要元素,虛幻又真實的光影、一格一格的照片,構成了最基本的電影。以哲學家柏拉圖的洞穴隱喻觀點帶領現場教師思考電影,在洞穴之中所看到的影像,是誰在操弄呢?而洞穴之外還有現實(不等於真實),這都啟發人思考所看見的影像的真實性,例如:《工廠工人下班》其實是刻意安排的,從電影中的細節可以看出蛛絲馬跡,從打開的大門裡走出來的「工人們」,事實上是「扮演工人的演員」,在攝影機前「展演下班」這件事。這提醒所有觀者必須從不同角度觀察電影內容,從各種感知分析所見的影像,看到影像的時候必須保持警覺性。電影是一種時間的藝術,跟音樂有所差別,音樂演奏結束後,即成為「過去」,但電影卻能將時間延長並留住當下。
 
史惟筑特別介紹了在臺灣電影史容易遺忘的職業──辯士。從日治時期即存在的職業,辯士並非配音員,當時的無聲電影沒有臺詞,辯士在電影播放時負責跟觀眾講解劇情、生動地依照演員表情動作說故事、甚至加入自己的評論等等,並不純粹是轉譯電影,而是因地制宜,使電影的詮釋更加本土化。臺灣辯士一直到五、六○年代都還存在,因為辯士這個職業,讓電影不侷限於銀幕框架,而是向外延展到整個電影院與觀眾實際交流。

史惟筑老師講述電影史

下午課程由陳平浩擔任講師分析電影《行動代號:孫中山》作為示範教學。扣連上午提到電影是光影的藝術,陳平浩抓取電影中運用探照燈勾勒銅像輪廓的橋段,對比其他橋段:人工的「探照燈」與自然的「日光」,以表現主義分析兩種光線所傳達的分別是何種情感,劇中角色的肢體語言、衝突、暴力等,又是如何呈現。
 
陳平浩提醒現場教師教學時可以一邊放影片、一邊講解,譬如講解理論顯得抽象,表現主義始於默片,因為這個緣故,表現上會非常誇張,如能藉由片例或實際片段的觀賞,都能更加深同學的印象,並且更易於瞭解何謂表現主義。
 
電影中如何用可見的事情,去詮釋無法見得的內容。例如《失業女王聯盟》中的貧窮議題片中如何詮釋,貧窮是一個結構性問題,而電影中貧窮是否被再現。關於寫實電影的定義一直在變動,我們如何定義「寫實」?就像對於貧窮的想像,難道一定要穿著破衣服、飢寒交迫才叫貧窮嗎?有時候我們容易落入「想像的寫實」,《行動代號:孫中山》電影中幾個青少年為了變賣銅像賺錢,比較誰最窮、誰最需要這筆錢,陳平浩教學示範,引導現場教師的,不是看見直觀的「寫實」。以本片連結至經典電影《四百擊》,《行動代號:孫中山》的結尾,銅像最後在貨卡上面朝後方被載走,其中意涵值得討論。陳平浩說:「啟蒙不是看見光,也不是場景變亮了,而是看見黑暗,場景變暗了」這一段話發人深省,留待教師帶回課堂,在教學現場與學生深入探究。

種子教師試教,講師陳平浩從旁給予建議

*本文由「國片暨紀錄片影像教育扎根計畫」提供。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