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培訓✭2018東區共備培訓課程活動側記(一)
講者:黃丹琪導演、王希文老師
- 2018-10-27
文/陳佩妤
第一天由黃丹琪導演以及王希文老師,分別講授「電影分鏡與剪接」和「電影配音」。兩人皆是業界翹楚,有豐富的實務經歷,不約而同地強調「觀點」對影像的重要性。電影剪接或配樂的技術只是基本功,而更重要的是思索要讓觀眾看見什麼、感受什麼樣的情緒。
黃丹琪導演首先說明電影中「分鏡」與「剪接」兩者的相互關係。簡單來說,分鏡是在電影拍攝前設計鏡頭,剪接則是在拍攝之後對影像素材的排列組合。分鏡與剪接皆是導演思考如何藉由鏡頭表達故事的重要手法,再加上景框、鏡頭、拍攝角度、場面調度的設計,可以更豐富地展現故事觀點和情緒,黃丹琪導演對此也一一說明。
今日課程側重談論電影的剪接,黃丹琪導演搭配電影史講解剪接的發展,並延伸介紹不同剪接的技巧。1890年代時的早期電影通常是段落鏡頭,只有單一鏡頭,而且鏡頭很長,幾乎沒有剪接,到了二十世紀之後電影才慢慢開始出現剪接的概念。1902年,梅里葉拍攝《月球之旅》時最早開始使用「連戲剪接」,濃縮鏡頭的長度,使故事不會那麼冗長,但仍表現同一時空的連戲處理。發展至1910年代,葛里菲斯發展出「古典剪接」,把不同時間的素材或同一空間不同人的表情動作放在一起,加強戲劇性與情感,呈現一連串的心理效果。爾後,1920年代愛森斯坦又延續葛里菲斯提出「蒙太奇」,將看似毫無相關的鏡頭並列在一起,產生更大的意義。
至於剪接的過程,黃丹琪導演分享自己習慣的模式與步驟,首先她會先整理、挑選好素材,並初步構思整部影片的結構。在正式進行剪接之前,可以寫成小字卡試著排排看,再進行粗剪與細剪,不斷修改。最後可以試著邀請少數觀眾來測試,確認是否達到原先預設的目的,再次修改後,才會產出最終版──定剪,再依序加入配樂、調光、混音等。
剪接的過程仰賴分鏡表,這可以迅速掌握拍攝當下的鏡頭品質與內容,便於剪接工作。因此黃丹琪導演也教導大家如何填寫分鏡表,速記所拍鏡頭的重點。總結而言,剪接是影像與畫面的互動,營造出電影的節奏。剪接可以替表演加分,但有時完全不剪接也會讓觀眾有不同的感受,比如《小偷家族》片尾有一段女主角被審問的橋段,沒有剪接,反而讓觀眾好像完全進入電影裡頭。因此,剪接並非必然,端看導演透過剪接要讓觀眾感受到什麼。
午後則由王希文老師談論「電影配音」。王希文先分享自己對於電影配樂的看法,他認為配樂師的音樂技術只是基本,重點是看不看得懂電影、有沒有個人感受,因而能透過配樂加強電影觀眾對電影中的角色、事物、情感及文化產生連結。對王希文而言,配樂乘載的是聽覺的文化記憶,每種配樂都會帶有時空或情緒的想像,而配樂師對此應更加敏銳。
王希文強調,電影配樂要適時地服侍戲劇,一方面需要掌握充分掌握導演的想法,在電影定剪前、剪接中、定剪後,都需要持續不斷與導演溝通;並須充分發揮自己的專業,思考如何建立主題動機,幫助觀眾梳理劇情。
除了分享配樂的重要精神,王希文老師也簡單介紹關於電影配樂的專有名詞,並與大家分享自己平時的工作模式,以及自己過往的配樂作品,讓老師們從頭到尾具體了解電影配樂師的工作過程。
*本文由「國片暨紀錄片影像教育扎根計畫」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