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接,絕不是把鏡頭接起來而已:專訪剪接師蘇珮儀
採訪、整理:蔡雨辰
- 2016-12-29
在任何電影中,演員可能以表演的強度與重點令人印象深刻,攝影可能以流暢度與美感讓人驚豔,但是,是剪接師讓這些元素發揮最大效應,而且有時是透過限縮而非延長這些鏡頭的長度。一個笑哏在剪接師手裡,他只是抽掉一些影格,可以決定結果是爆笑還是冷場。你在電影中看到的一切之所以在那裡,是因為剪接師決定給你看到那些東西,而且,剪接師選擇不讓你看到的東西絕對遠比呈現在銀幕上的來得多。
莫屈(Walter Murch)在他的《眨眼之間》一書中所寫的:「剪接讓畫面在瞬間切換,這不是我們在日常生活可以體驗到的事。」——這句話其實是把高達(Jean-Luc Godard)的名言用更合邏輯的方式重新表述一次。那句名言的原文是:「電影是每秒二十四格的真相,而每個剪接點都是謊言。」
──《剪接師之路》
Q1:如何接觸到這一行,入行多久?
因為畢業製作的劇情短片而認識蘇照彬導演,而後他引薦我去做電影的幕後花絮,算是我第一份幕後工作,然後慢慢開始剪電影片花,繼而開始剪電影。我在大學期間就已接觸到非線性剪輯軟體,那時就產生了一些興趣,剪輯這個工作在器材或技術門檻上其實不高,有一台蘋果電腦就可以工作了,但比較是需要對於影像的耐性與敏感度。
Q2:能否簡單為讀者介紹「剪接師」的工作是什麼?
剪接是一個非常需要耐性的工作,我們得一整天面對著電腦,閱讀看似重複其實不同的畫面。假設導演拍了A、B、C三個鏡頭,將這三個鏡頭組合成最好看或最能表達這場戲的訊息,便有很多可能性,可以ABC排列,也可以BAC或CAB或CBA,除了排列組合外,還有影像長度的選擇,可能是兩秒、五秒、兩秒的排列,或是兩秒、兩秒、五秒,擁有各種組合的可能。剪接師必須要有強大的耐性不斷嘗試,我們需要考慮鏡頭好不好,光好不好,演員的表演如何。所以工作時,我必須非常專注,時間感變得很特別,我經常白天開始工作,一晃眼就天黑了,有趣的是,我的工作也同時在玩弄時間。
Q3:有沒有比較欣賞的剪接師?
剪接既需要理性、結構性,也必須非常感性,好的故事除了有情感面外還要有邏輯。我覺得《全面啟動》的剪接師Lee Smith便非常厲害,邏輯非常清晰,要將三層世界剪成一部片其實很容易混亂,讓觀眾混淆。基本上《全面啟動》要成立,剪接功不可沒。在電影中,層與層之間必須在對的時間點剪下去,層次才會清楚,觀影情緒也不會被硬生生切斷,又得累積到電影最後,出現張力,我認為非常困難。
Q4:面對影像素材時,會怎麼開始工作,請簡介流程。
拍攝前會我會先讀劇本,參加讀本會議,一起了解導演會怎麼分鏡,演員怎麼走位,美術怎麼配合,也讓後期的工作人員與拍攝現場有一點連結,「連結」對我來講還滿重要的,電影畢竟是集體創作。不過,剪接師與導演其實最密切,此時也會比較知道導演對於色彩、氛圍的想像,比較像先種一些東西在腦海裡。
然後我會拿到一批素材,我會先看每個鏡頭,有時甚至連NG鏡頭都看,我基本上是全然的旁觀者,有時候滿依賴對鏡頭的直覺,也許不是最好的鏡頭,但感動到我了,我就會想辦法剪進去,我們畢竟代表觀眾的眼睛,不會只依著場記表或導演的話,只看ok的鏡頭。總要看完全部素材後才會知道哪種表演適合那場戲,我通常全部看完才開始動刀。我會先剪出一個完整的版本給導演,然後討論、一起修片,導演與剪接師之間的信任感非常重要,一個好的剪接師可以幫助導演做一個好的決定,好的判斷。
Q5:剪接前你會先去看看拍攝現場嗎?
我不常去現場,一、兩次吧,我會去看看演員本人,觀察他們的個性和狀態,這讓我在剪接時若發現演員比較自然的狀態,就會剪進去,這是我的小樂趣。因為剪接師必須跟角色很密切,透過現場觀察,我比較能與角色建立親密感。
Q6:工作至今剪過最困難的電影是?
《KANO》!這部片的素材非常非常非常多,導演拍攝了所有細節,必須靠剪接去挑選。在其他電影中,我可能比較會從鏡頭好壞去考慮,這部則是反過來,我從一堆素材中去找我需要的鏡頭。例如,故事走到某個段落需要一個三振,我就去找三振的鏡頭。我不能被海量的素材影響,我得清楚知道導演拍了什麼,放在一起是好看的。
電影裡有許多場比賽,每場的重點不同,我得回到劇本故事,去思考故事線該怎麼前進,若要呈現一個三振,我不可能剪出一個像真的球賽中的三振,那會非常無聊,而是要表達一個三振,但又不能只剪出比賽,還要有球員的情感,這是剪接《KANO》時的挑戰。
Q7:除了電影,你也剪過一些單元劇。對你而言,電影與電視劇的剪接工作的差異在哪?
就人生劇展而言,因為時間長度90分鐘,比較像電影說故事的邏輯,只是媒介是在公共電視播放,所以對我來說沒有那麼大的差別。比較明顯的差別,大概是在電影中我們可以花比較長的時間去做鋪陳,電視的故事性必須要一直往前推動,讓事件發生,但電影中的事件可以被拉長,比較能夠表達心理狀態。
Q8:對於電影教育的想法?如何培養新一代的人才?
其實不要講電影了,一般的美學教育都沒在進行,連基礎美學都沒有,怎麼可能進入電影美學?我覺得有美感概念就能夠欣賞各種藝術,其實不一定要教學生怎麼看電影,可以去看展覽,多聽音樂,讀小說,甚至讀詩,這些會慢慢內化成美感經驗,就可以好好欣賞電影。我覺得要從較大範圍去著手,從小多接觸,不侷限於單一類型。
作品──
【電視劇】
遺落的玻璃珠(入圍2009金鐘獎最佳剪輯)
我的冒泡屋(2009)
尋物少女(2015)
【電影】
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2007)
海角七號(協力剪輯)(2008)
愛(2012)
有一天(2010)
賽德克.巴萊(2011)
KANO(2014)
【短片】
你是否聽見花開(2009)
神奇洗衣機(2004金馬獎最佳短片)
【紀錄片】
夢想海洋(2015)
*本文由「國片暨紀錄片影像教育扎根計畫」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