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台灣(3):上岸時光
文/普納吉(藝術電影院工作者)
二十世紀前葉,來自西方的殖民主義、左右思潮與現代國家戰爭紛紛在亞洲匯流,衝擊了一整片的太平洋。民族追求自決,思想百花齊放,國界劇烈變動,就連個人認同的國境都變得模糊。也許是為了逃、也許是為了找;或許是為了理想,或許僅僅是為了生存,這片汪洋上的人們開始了前仆後繼的漂流。而在飄洋過海的遠航之後,上岸了的這塊土地,究竟是未來的故鄉,還是永遠的他鄉?踩在這塊土地上的自己,又究竟是得到了新的歸屬,還是永恆的異邦人?面對移民後代必定會遭遇到的認同議題,一出生就在「他鄉」的廖克發與傅榆兩位新銳導演,給出了不大一樣的答案。
時光異邦人—廖克發《螢火》
廖克發導演來自馬來西亞的實兆遠(Sitiawan),出生於祖籍福州的華人家庭。2007年來臺就讀臺藝大電影系,學生時期的劇情短片作品即多次入選金穗獎、台北電影獎;同時也是鄒隆娜導演參與的《十年台灣》計畫其中一員,十分受到矚目。除了劇情片外,廖克發在2016年推出探索家族秘密的紀錄長片《不即不離》,再次獲選為台北電影獎及臺灣國際紀錄片影展的正式競賽片,但此片因涉及馬來西亞共產黨的敏感歷史,遭到馬來西亞政府禁播而無法在家鄉上映,這也成了廖克發拍攝《螢火》的問題意識起源。
《不即不離》從家庭紀錄片的角度出發,找尋廖克發因共產黨身份而在家族歷史中被消失的祖父。在英國殖民政府,以及馬來西亞獨立後的統治當局皆對左翼人士的負面歷史定位、污名及刻意忽略下,存活下來的家人無不噤若寒蟬,揭露這段歷史的《不即不離》也因此無法通過馬來西亞的電影審查。因此,誘發廖克發導演想找出第一部在馬來西亞被刪減的影片:1927年拍攝的《新客》。
「新客」一詞專指二十世紀初前後移民到馬來西亞的華人,相對的是已經在馬來西亞定居數代,受英式教育、社經地位皆在上層的「土生華人」。《新客》這部電影便是在講新客跟土生華人之間的歧視與矛盾,然而這種牽涉階級對立的內容往往被認為具有左翼思想,因此這部影片已經消失在歷史中,只有報紙上的劇照、宣傳單能夠證明這部電影曾經存在。《螢火》片中訪問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的許維賢教授,許教授指出了《新客》因為不是國語(馬來語)電影,因此被排除在「馬來西亞電影史」之外,但對華語電影來說,又是邊陲而不被重視——猶如馬來西亞華人的處境:儘管是國內第二大的族群,卻始終是政治、社會、經濟跟文化上的邊緣人。
話題回到馬來西亞華人的認同,廖克發在老家當地訪問了多位耆老,受訪者不約而同地說出「終究要落葉歸根」這類內在情感上對中國的依賴,但這個「中國」在二戰後亞洲盤根錯節的冷戰關係中,變成了由華僑學校的國民黨版本教科書所建構的「自由民主的新中國」。廖克發於是從國家電影中心挖出了許多華僑「歸國」的新聞,報導中強調自由祖國的美好,在黑白畫面中將「馬來西亞華人」與(舊時光的)「臺灣」連結起來。
探究這些華僑們來到「自由民主的新中國」的動機,不正是祖先們遠離舊中國時的心境嗎?都是「努力在一片的黑茫茫中,尋找著一點點的光亮」,所以從他鄉又來到了另一個他鄉。如有雷同,不是巧合,是離散命運的重新上映。就像掛在船首的提燈,這片海上的《螢火》們,還在無止無盡地持續漂流著。
時光台灣(省)—傅榆《不曾消失的台灣省》
2018年11月17日,金馬獎公布了第55屆金馬獎得獎名單。在甫被美國影藝學院認可為奧斯卡最佳紀錄片入圍候選名單的「金馬獎最佳紀錄片」項目裡,傅榆導演才剛得到台北電影獎最佳紀錄片的作品《我們的青春,在台灣》不但再下一城榮獲最佳紀錄片,更在當年度精銳盡岀的大師陣容中,在傅榆的親自剪輯下入圍了兵家必爭之地──最佳剪輯獎。而時光台灣系列中的《不曾消失的台灣省》,其實就宛如《我們的青春,在台灣》的前傳作品,可以看到傅榆導演本人從「不認同臺灣」到「在臺灣」的心路歷程。
《不曾消失的台灣省》是一部由訪談構成的紀錄片,而被訪問的就是「我」──傅榆本人。傅榆父母都是在中華民國的僑生/華僑政策下而來到臺灣的僑民,身為一個在台北長大的非本省人,傅榆將自己的從小學到研究所與同儕的相處經驗,搭上從國影中心找到的各式各樣臺灣省政府新聞,加上《炎黃子孫》跟《王哥柳哥007》兩部與國民黨相關的台語片,藉由「台語之外」、「台北之外」、「台灣省之外」、「國民黨之外」四個循序漸進的主題,以簡潔的結構、清晰的框架、易懂的邏輯,解構了「台灣省」存在的不合時宜,從小到大,由內到外,談論自己怎麼從一個外人的心態,找到對臺灣這塊土地的認同,並期待被那些過去不認同她的人們所認同。
正如片名所提示的,台灣省其實不曾消失。片尾,有人打了一通電話,畫外音有如遊魂重複地說著:「臺灣省政府您好,請直播分機號碼,或播9由總機為您服務。」而就在我們以為影片就此結束時,台灣省也將隨著省政府虛級化走入歷史的時候,彼端的電話被接起,彷彿從記憶的角落悄悄說了一句:
「省政府您好。」
用不同的距離,講著相同的認同議題
廖克發與傅榆兩位導演,前者出生在馬來西亞、後者生在臺灣。從小同樣面對他人對自身的眼光,與自己對腳下土地的認同問題。在觀看的過程中,我們一方面體會廖克發導演講著福州話旁白,與南洋風光之間那若即若離的敘事美感。另一方面又能看到傅榆導演不斷反詰自問,只為了貼近臺灣這塊她所認同、也渴望被認同的土地。用不同的距離,講著相同的認同議題。
觀影時或許有些觀眾會產生疑問:《螢火》明明不是發生在臺灣的故事,為何收錄在「時光台灣」系列短片輯中?除了影片中引用的新聞片段,《不曾消失的台灣省》恰好提供了我們更清楚的指引。將馬來西亞華人與臺灣這塊土地連結起來的,正是多數華人自我認同中那揮之不去的「內在的中國」。不管是將實際統治的大部分領土置在「台灣省」之下,或是遠至歐美殖民者戰後所扶植的東南亞政權中向華人宣傳「新中國」,都是擁有歷史話語權的人們為了完整「內在的中國」,而刻意將時光錯置的結果。
這股對時光的人為操作——正如同導演們在對新舊影像的剪接手法——也因此讓地理上的小小島國,在這幾近虛構的國度中,與海洋另一端的人們產生了交集,讓許多優秀的創作者願意重演歷史般再次漂流,來到臺灣這塊能夠接納各種聲音的沃土上,開出電影藝術上的繁花。流離尋岸,總盼望上岸了就不再流浪、不再離散,在這個許多國家依然存在審查制度的汪洋沿岸,願臺灣永遠都是太平洋上,那座繁花盛開的島。
※作品中所引用的國家電影中心檔案完整列表,可至時光台灣:翻檔案網站中查詢。
延伸觀賞
廖克發、諶靜蓮《不即不離》(2016)
傅榆《我們的青春,在台灣》(2018)
陳勝吉《分貝人生》(2017)
吳康豪《赤道雨》(2010)
李念修《河北台北》(2015)
黃胤毓《海的彼端》(2016)
約書亞奧本海默《殺人一舉》(2012)
約書亞奧本海默《沉默一瞬》(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