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我們在電影院上課@國家影視聽中心★《不能沒有你》|新北市恆毅高中
講者:楊詠齡
文/王鹿川;攝影/周柏辰
上週五,新北市恆毅中學40多位高一生來到中心觀賞《不能沒有你》,這部2009年由戴立忍導演與編劇的電影,取材自真實社會事件,故事從一名父親帶著女兒準備跳天橋抗議的場景展開,以倒敘手法回溯武雄的辛酸故事。
從事無證潛水夫工作的武雄幾年前與女友生下女兒,隨後女友不知去向。與女兒相依為命的武雄由於沒有法定監護權,因而引起社會局關注,為了解決監護權及女兒就學問題,武雄兩度北上尋求客家同鄉的立委協助,卻一再遭受官腔的呼攏打發。最終情急之下帶著女兒爬上天橋,抗議社會不公。所幸橋未跳成,但父女倆人也因此被迫分離。
電影細膩的情節刻畫,讓同學不時隨著角色的遭遇起伏,發出驚嘆、生氣與難過的反應。放映結束後,富邦文教基金會的楊詠齡老師帶領同學進行深入淺出的映後討論。見同學少有看黑白電影的經驗,詠齡老師請同學分享觀看黑白電影的感受,也進一步思考為什麼導演要使用黑白呈現?不少同學認為第一次看黑白片很新鮮,一位同學則分享:「黑白給人一種冷色調的感覺,剛好呼應『貧困』這個主題。」在場同學發出呼聲,紛紛拍手表達同意。
詠齡老師也補充她的看法,黑白電影由於影像上的陰影對比明顯,在視覺經驗上形成強烈感受,對某些人來說,也可能因為只剩黑白,讓目光更專注在角色故事,或如同進入某些回憶,使得電影感覺更加寫實。
除了電影的色彩,詠齡老師也點出「語言」這個主題。電影中多種語言交錯,包括客語、台語、國語,例如武雄平時與好友阿財聊天時,會穿插台語及客語,即便不同語言依然交流順暢,顯示兩人的默契及熟識程度。但同時在某些場景時也有著另一層巧思,例如當兩人突然切換為女兒聽不懂的客語時,多數時候是因為不想讓女兒聽懂的大人的煩惱。詠齡老師提醒同學日後看電影時,當角色刻意切換語言時,可以進一步思考為什麼導演要做這樣的安排?以及這麼做對角色而言是否具有特殊的意義與用意。
最後詠齡老師邀請同學一起思考關於「影像中的影像」。電影中出現多次演員在「看電視」的場景,包括當武雄二度帶著女兒北上找立委幫忙時,卻被拒於立法院門外,然而同時間立委卻正出現在電視新聞裡,螢光幕前積極展現為民喉舌、爭取權益的政治形象,顯得極為諷刺。另一場戲則是當武雄帶著女兒站在天橋上抗議時,一群路人站在電視前圍觀SNG裡的新聞直播,語帶訕笑的打賭武雄會不會跳下去。現場有位同學認為那些圍觀群眾不全然是壞人,只是他們並不知道事情的真相,詠齡老師接著說,這些「影像中的影像」諷刺的對象除了政治人物、政府,也包括某些媒體作為,提醒同學日後觀看新聞時,可以停下來多想一想是否事情只是眼前看到的面向?學習不只是去看事物的表面。
經過30分鐘的精彩討論與互動,同學踴躍分享看法,詠齡老師認為電影討論有趣之處正在於因著每個人的經驗不同,都會有不同感受與體悟,這是一場沒有標準答案的討論,不同的觀點都會為彼此帶來新的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