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索與繩梯:《電影裡的人權關鍵字》
文/王冠人 圖片/沃時文化提供
「明明有那麼多人應該知道的啊?但為什麼他們都不說?」
——《電影裡的人權關鍵字:第六十九信》,〈六張犁墓區〉, p53
在《第六十九信》的〈六張犁墓區〉一文中,作者路那從白色恐怖政治犯葬身處的未解之謎談起,認為「白色恐怖」最教人憤怒的本質,即是它設下了許多意圖使人噤口、恐懼的關鍵字,同時讓有血有肉的政治犯與其親屬,也成了民眾生活中閃避、禁忌的字眼。如今,我們不再避談政治,對人權的看法也看似大幅進展,但此刻的我們,如何重新拾回這些失落的字眼和消失的人?
2020年,四本思辨電影與人權議題的「小書」相繼出版。每本以150頁左右的篇幅,各自聚焦一部人權電影,集結多個作者進行特定「關鍵字」的單篇書寫而成冊。每篇本文之前,列有相應的「教學提示」。譬如《電影裡的人權關鍵字:雨季不再來》的〈查德內戰〉:「為什麼到了21世紀,全球仍然有許多地方持續為內戰所苦?」。文後則是個別寫手提供的「參考資料」和空白筆記頁,提供讀者自行參照、查找資訊,開放進一步詮釋的空間。
一系列小書,焦點不限於電影研究領域常見的形式識讀與美學分析(當然這也很重要),反而更側重如何思考電影內容觸及的現實面貌,以及對於當代的我們而言,種種存在於畫面內外的壓迫與抉擇,可能意味了怎樣的人權意義?於是,《雨季不再來》在「序」和「導讀」之後,依序羅列了〈查德內戰〉〈法國殖民〉〈正義與真相委員會〉〈伊斯蘭教〉〈復仇〉〈寬恕〉〈赦免〉〈戰爭孤兒〉等篇。各自從歷史體制、國際政治、宗教、哲學和心理等層面切入討論。
這教人聯想到各式辭典的詞條編列工作,構想來自於2019年的人權影展,主事的國家人權博物館開始意識到影展選映和教育現場兩者結合的可能與必須。有意思的是,書中每個關鍵字的內容雖彼此相關,仍獨立成篇且完全可以跳讀,可依使用者的自學或教學需要,自行搭配比重與閱讀次序,堪稱十分友善的設計。甚至,如此可能更能意識到關於人權的討論與想像,原來有層層面向與多種路徑:也許「復仇—寬恕—赦免」合看能引發道德與正義的思辨,也許「戰爭孤兒—正義與真相委員會—查德內戰」共同勾勒了人權的失落與悲劇中,個體、機構法源到群體的複雜參與和行動。
於是,讀者不僅再次跟隨《雨季不再來》的主線:「一個喪父的男孩,代替祖父踏上復仇之路」,重返電影虛構的敘事與「案件」現場,更拉出一系列的提問,重新想像「人們」置身於怎樣的現實境遇。然而,除了角色與觀眾,這裡的「人們」還可能是誰?具有什麼身份和認同,帶著什麼政治觀點、性別意識?
人與現實,提問與回應
《借問阿嬤》這部德國、匈牙利、英國合製的紀錄片,便是這類持續的「提問與回應」的適切範例。
影片以三個分屬不同國家但同屬年輕世代的視角,透過遊戲和輕快的風格開啟了對於納粹和二戰歷史經驗的跨文化、跨世代對話。小書則從人物性別、戰時職務、意識形態、戰爭和極權遺緒等觀點,辯證了加害者與受害者的身份為何有時難以簡單區分。
「從歷史上看,女性從事情報工作的比例甚高,為什麼螢幕上常看到的卻比較多是男性情報員?」「英國阿嬤羅珊是一個相當特別的阿嬤:她並非加害人,亦非受害者。她在布萊切利莊園(Bletchely Park)工作,她是協助結束戰爭的人。」(〈英國情報站〉)
「莉薇雅阿嬤為什麼認為羅珊阿嬤對於共產黨的看法過於簡化?英美國家為何總對共產黨抱持敵意?」「莉薇雅阿嬤為何對匈牙利的共產政體失望?東歐共產革命發生了什麼事?」(〈匈牙利共產黨〉)
「電影中的德國青年魯本在發現家族歷史在二戰時期對納粹的支持與瘋狂,因而在夥伴討論納粹議題時產生逃避的心態,我們可以如何理解這份逃避?」
「面對歷史過錯,罪惡感事個人或乃至整個民族記得歷史最好的方式嗎?」(〈繼承罪惡感〉)
對照之下,紀錄短片《第六十九信》(2016)和劇情長片《超級大國民》(1995),以不同視角觸及台灣白色恐怖的體制與遺緒。影人雖然都以台灣的歷史和文化語境為核心,但我們或許很難預設台灣觀眾對於兩片的熟悉感,以及將片中情景與當下現實連結的意願,必然就高於《雨季不再來》和《借問阿嬤》;或許是某種「近鄉情怯」的心情,也可能是「故人已遠」的認知所致?
但正因如此,不管是將四部影片彼此對照,或者單片單本地深入討論,便會發現人權議題往往在特定的時空情境下,有許多彼此共通牽引之處。《第六十九信》的女性政治受害者、韓戰、窩藏匪諜等關鍵字,與《超級大國民》的戒嚴體制、思想犯、獄外之囚、負罪的生還者,實乃彼此映照,共同形成島上的生活經驗與集體記憶。兩部作品固然伴隨著台灣獨特的政治時空背景,需要細緻梳理,但反過來說,地理空間上位處非洲查德或歐洲境內的人們,在不同時期同樣面對了政治壓迫、人權侵害的種種困惑與挑戰;人們/我們或許身處不同時空和外在條件,但對於普世人權的探求,在心理和內在感受上卻能十分接近。
若說每年的人權影展表述了觀影的練習與創作的角度,而寫手們為電影設下的關鍵字,猶如一個個解謎的線索,找尋暗藏且圍繞著戲劇和電影文本的訊息與意圖,那麼《電影裡的人權關鍵字》系列書籍的出版,或可視作一條條繩梯吧,某種從當代生活的豐饒與挫折、渴望與不滿裡提煉出來,關於人權生活的備忘錄、生存指南及思想武裝。而這逐漸匯集的線索、一節一節搖晃的繩梯,將要通往何處,途經怎樣的繞行和連結,則有賴每個參與者持續的運用與施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