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我們在電影院上課 《怪胎》|內壢國中
講者:雀雀
文/徐熙婷
2023年6月16日,內壢國中的師生們從桃園來到位於新北的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校外參訪,透過現場導覽、觀看電影《怪胎》以及與影評人雀雀映後討論的方式,更加認識放映的媒介之外,也深入探討電影的形式與風格。
上午,師生們抵達後先戴起導覽用隨身聽,仔細聆聽影視聽中心如何從電影資料館、國影中心,到現在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的發展現況、中心內外的布局與設計理念,以了解這座台灣電影寶庫的秘密。接著前往位於二樓的「顯影.現聲:台灣影視聽文物展」,認識動態影像相關器材,如利用視覺暫留的效果,使人可以看到馬奔馳圖像的「費納奇鏡」;膠捲錄放用的35mm攝影機和電影拷貝放映機。雖然在場學生們熟悉的已是數位放映,但透過實際文物的展示,認識影視聽放映器材及媒介的歷史沿革,並了解膠捲剋星——醋酸症對影像保存的危害、電影為何需要修復,還有過實際案例,對比出電影修復前、後的差異。
午休過後,一行人便至小影格觀看由廖明毅執導的《怪胎》,臺灣第一部採用iPhone攝製的劇情長片,劇情講述兩位OCD(神經性強迫症)患者戀愛與生活相處難題的故事。除了拍攝媒介之外,電影也運用了銀幕比例變化、色彩陳設等方式,透過視覺元素加強敘事張力。映後則邀請了影評人雀雀,與同學們討論當中的「鏡頭語言」。雀雀首先分享自己的影音社群經歷,並表示現在是每日都被影音產品及產出環繞的年代,人們對影音的閱讀量或許已大於紙本的閱讀量。同時,許多青少年會視YouTuber為自身將來的理想職業,因此,了解如何利用鏡頭語言增加敘事效果也極為重要。
雀雀首先以大導侯孝賢和他招牌的長鏡頭為例,介紹拍攝前、中、遠景分別可以帶來的效果,分別可帶出片中的景物和人物情感。而YouTubers雖然拍攝規格與電影不同,但雀雀提醒,大家可以觀察自己喜歡的創作者的影像,看看他們是如何運用不同的鏡頭來敘事。此外,和數學具有絕對答案不同,影像藝術的組成與解讀具有模糊的曖昧性,因此觀眾可以從中解讀出不同的可能。
雀雀接著從《怪胎》的海報切入,分析其中所傳遞的電影風格:例如海報背景鮮豔、明亮的色調,建立起電影中奇幻與喜劇的調性;罹患OCD的男女主角穿著居家服接吻的圖像,對比前方兩隻穿雨衣、戴手套的手如《創世紀》般互指,似乎強調了兩人愛情的純潔和神聖性。而她也提到,因為影像藝術的解讀空間大,所以不同背景的人,也就可能看到不同觀點,因此邀請大家分享自己從片中「看」到印象深刻的元素。
當中,有同學觀察到「1:1的比例」以及「畫面比例改變的關鍵一幕」在電影中發揮了關鍵作用;也有同學分享,片中女主角從雙人床陷入異空間的畫面令他印象深刻,除了逗趣地表示超大雙人床展示的奇幻視覺效果之外,也指出這幕的特效一一展示了先前片中出現過的物件元素,這些踴躍答覆也顯示了同學們無可限量的觀察力和想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