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我們在電影院上課《北海漁村的寒假日記》|內壢國中|電影影像教育活動
映後講師/孫世鐸(富邦文教基金會兒少電影特約講師)
今天內壢國中的同學們來到國家影視聽中心,參加「我們在電影院上課」活動,本次觀賞的電影是挪威紀錄片《北海漁村的寒假日記》,觀影結束後,與講師孫世鐸一起討論影片中的情節、帶來的啟發與感受,讓學生們更深入地了解紀錄片的形式及內容,也激發了他們對生活與工作權的思考。
工作與工作權的思辨
講師首先提出了一系列引導性問題,引起同學們的相互交流。講師先問同學們:「有沒有工作過的經驗?」同學們都表示沒有,很顯然地,在台灣生活文化與法規的架構下,國中生不太可能有機會投身工作。
同學們之後也表示:看完這部影片後,他們可以理解Ylva和Tobias賺取零用錢的動機。而透過這部影片,他們覺得工作不僅僅是賺錢,還能學到許多經驗和技能,同時也瞭解了傳統是一種傳承,而割魚舌是北挪威漁村-米勒獨有的傳統,這傳統不僅是讓孩子們能賺取報酬,更透過社會參與自我成長,建立成就感及責任心。隨後,講師又問同學們:「你們認為影片中漁村的工作,對兩位小朋友來說算不算工作?」學生們討論後認為,從北挪威的文化角度來看,這種勞動對他們來說不算工作,而是他們文化的一部分。
此外大家也討論到,兩人從割魚舌後賺到的報酬也都有其規劃,例如Tobias打算拿來購買遊艇,他的母親與工廠老闆樂見其成,除確保安全性、協助交涉外,其他從購買到學會駕駛的整個過程,都讓Tobias自主安排。所以同學們也認為,對於放手讓孩子運用身邊資源這件事,顯示這是挪威生活教育中的一環,也是生活在漁村的居民們必經的成長歷程。
影像內容的詮釋
講師孫世鐸接續拋出問題:「請問影片的主角是Ylva還是Tobias?」同學們對影片中誰是主角持不同的意見。有些人認為Ylva是主角,因為她從奧斯陸回到母親的故鄉米勒,更是第一次嘗試打工割魚舌,這段經歷對她來說非常特別;也有人認為Tobias更重要,因為他在影片中展現了更多的經驗和對工作的理解,也像是Ylva的導師,兩人隨著各自的規劃前進。隨後也向同學們說明,其實在紀錄片這樣的電影形式中,誰是主角並沒有特定的答案,導演或其他人對角色都有各自的理解與詮釋。
也因此在議題面相,有同學在這影片中看到了「親情」,例如Ylva和她的母親、長輩間的互動;Ylva透過電話,向母親分享在米勒的所見所聞,關心母親的感情狀況;也有同學在其中看見了Ylva和Tobias之間的「真摯的友情」,兩位「小孩」互相幫助與分享生活,這種情懷讓人感動。
舊傳統與新社會的洪流
《北海漁村的寒假日記》不僅呈現了北挪威漁村的傳統生活方式,也反映了社會中的性別角色及勞動價值。最後,對於導演的編排,也如講師向同學們解釋的,影像中會有「看得見」與「看不見」的語言,例如男性在早期在北挪為社會中,明顯有更高的地位,因為早期只有男性才能割魚舌。但在紀錄片中男性大多不在場,除Tobias之外的男性角色出場時間也不多,顯示漁村的文化傳承,反倒是由女性來承接;在男女性出場的篇幅中,交代了隨時間推移帶來在北挪威社會中,性別角色的改變。
這次課程讓同學們深刻體會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也讓他們對於「工作」和「自我成長」有了新的理解和思考。透過觀賞電影和講師相互討論,期許同學未來在看待不同社會脈絡時,能具備批判性及多元視野的思維。
圖、文/木木青、劉身威
影像教育活動聯繫:hornerliu@tfai.org.tw
※本場活動放映影片《北海漁村的寒假日記》由富邦文教基金會提供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