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2024影像教育種子教師研習4X相識系列《前世情人的情人》|實體研習三

講師:孫世鐸(專業影評人及影像教育工作者)

日期:2024.11.23

地點:影視聽中心多功能室

片單:4X相識系列-梁秀紅導演《前世情人的情人》

台語電影認識影像敘事與歷史脈絡

本次影像教育研習,透過探討台語電影,讓參與教師從不同角度重新認識影像教育的價值,教師們不僅學習到影像分析技巧,更進一步理解影像與社會議題的關聯,並對於未來如何將電影納入教學產生了更多想法。

重新認識影像教育:從畫面分析到敘事理解

過去,許多教師在進行影像教育時,主要是透過畫面分析來解讀電影。研習後發現影像敘事方式同樣是影像教育的重要面向。

有教師分享:「以前主要是從鏡頭的畫面來分析影片,但參加研習後,開始會從故事的敘事方式來理解電影。」這樣的轉變,讓影像不再只是視覺的藝術,更是傳遞訊息、情感與文化的媒介。

另一位教師則提到,研習讓他意識到「電影是被誰觀看」,以及「電影如何利用鏡頭引導視線」,這讓他開始思考如何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從不同視角觀看電影,進而培養批判性思考能力。

台語電影的歷史價值與教育潛力

本次研習特別提取台語電影的元素,讓教師們了解台語電影在台灣電影史中的重要地位;以往,台語電影較少被納入影像教育課程,但透過研習,許多教師發現其在文化學習與歷史理解上的價值。

「結合台語電影,可以了解電影的歷史,真的很棒!」一位教師分享道。他表示,研習讓他深刻認識台語電影在不同時代的變遷,以及它們如何反映當時的社會背景。

有教師特別提到:「深度探究一部台語片,收穫良多。」這顯示出台語電影不只是地方語言的展現,更能夠提供豐富的文化與歷史討論材料。透過這樣的學習方式,學生不僅能理解影像語言,也能從中發掘台灣的歷史與社會變遷。

影像教育的挑戰與資源需求

在課程準備方面,教師們提出了許多期待,顯示影像教育雖然充滿可能性,但仍需更多資源來支持。

  • 影像教材與製作資料:許多教師希望能獲得「影像教材」以及「電影製作過程的資料」,以便讓學生不僅欣賞電影,也能實際操作拍攝與剪輯。
  • 教學經驗分享:教師們希望能有「參考其他教師的教學經驗」,例如同一部影片如何設計教學活動、如何提問、以及學生的回應。
  • 影史介紹與分析:許多教師期待更多「電影史的介紹」,讓影像教育不只是單部電影的討論,而是能夠建立整體的歷史脈絡。
  • 影片取得來源:許多教師希望能夠獲得適合教育用途的影片資源,並了解如何合法使用這些影片進行教學。

此外,也有教師提到,希望能針對新北市的教師提供影像教育相關的優惠或資源,讓更多教育工作者能夠參與這類研習與活動。

未來影像教育的發展方向

針對未來的影像教育活動,教師們提出了許多具體的建議,包括:

  • 實作型研習,讓教師能夠親身體驗影像創作,進一步理解影像語言的應用。
  • 影像讀書會,透過定期討論不同類型的電影,深化教師對影像教育的理解。
  • 備課討論會,讓教師能夠交流如何設計影像教育課程,提升教學實踐的可行性。
  • 短影音與電影的比較,探討不同時代的影像敘事方式,以及新媒體如何影響影像教育的發展。
  • 科學電影賞析,結合影像與科學教育,提升跨領域學習的可能性。
  • 深化影像教育,連結文化與學習

本次影像教育研習,讓教師們對影像教育的價值有了更深刻的體會,特別是透過台語電影的探討,讓影像不只是技術或藝術的呈現,更是歷史與文化的載體。

未來,相信在國家影視聽中心的推廣下,影像教育的發展將有許多可能性,無論是透過經典電影的賞析、議題式討論,或是讓學生參與實作,都能讓影像教育變得更具體、更貼近學生的學習需求。

期盼這樣的研習能夠持續舉辦,讓更多教育工作者能夠共同探索影像教育的可能性,並將影像作為啟發學生思考、理解世界的重要媒介。

文字記錄:劉身威

影視聽中心教育資源借用參考網址:https://edumovie-tfai.org.tw/teachingaid/list

影像教育活動聯繫:影視聽中心教育推廣專員-劉身威

hornerliu@tfai.org.tw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