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刪海經》

撰文:陳斌全

導演與緣起

  • 邊陲的視野:經河至海,自人到鱟

洪淳修,生於一九七五年,臺灣.臺北市人。國立臺南藝術大學音像紀錄研究所,藝術碩士畢業。過去的幾部重要作品:《誰說基隆河》(短片)(2002)、《船長要抓狂》(2003)、《城市農民暦》(2004)、《河口人》2006)(圖2) 包含《刪海經》(2014)(圖3)內,截至目前為止,其一以貫之的創作紀錄片主軸,都由環境議題切入,與城市邊緣的河、海有關,用紀錄片作為觀看城市邊陲的媒介(在《刪海經》裡,臺灣相對於金門,也是一種主流和邊陲的對應關係),透過所拍攝的真實人物,提醒觀眾對環境議題的重視。

從內容而論,在《誰說基隆河》與《船長要抓狂》中,洪淳修以基隆河畔,原本以採集紅蟲為生的居民為角色。片中主角原本以漁撈為業,但是,因為基隆河的污染日益嚴重,過度優養化的水質讓魚類無法生存,郤成為魚餌—紅蟲,的繁殖天堂,漁夫因而轉行。導演藉由此一略帶荒謬的事實,突顯臺北人對於這條被堤防阻隔的河川,長期漠視的態度,導致生態的惡化。

在《城市農民暦》中,洪淳修以北投地區的自耕農為主角,記錄其跟隨歲時節氣的生活,和周邊城市與樓宇密集的商業發展氛圍,產生巨大對比。在《河口人》裡,淡水河邊被人遺忘的漁村居民,堅持傳統漁撈生活形態,和整體城市發展方向違背,而漁村緩慢生活步調相對於城市的快速,也在影片當中產生違和感。

  • 緣起

《河口人》之後,洪淳修投入《刪海經》的拍攝計畫,而一切皆起因於半夜的一通來電。曾觀看過《河口人》的金門漁民洪德舜向洪淳修提議至金門拍攝該地潮間生態的危機,在遠赴金門田野調查之後,洪淳修才決定開拍,原先構思的拍攝方向如同以往作品,欲以人物為主來建構敘事,未曾想過以「鱟」為主角,然而隨著時間推移,想法逐漸有所改變,他決定將「鱟」放入影片,不同於許多強調「鱟」的傳奇性與生態價值的紀錄片,洪淳修較著眼於漁民與「鱟」之間的關係,以及經濟發展對其生存狀態的壓迫,片名也自原定的《忘海人》,更改為《刪海經》。 

風格的轉變

從影像美學與敘事策略而論,相比於《刪海經》,洪淳修先前的幾部作品,相對傾向寫實主義,影像的敘事結構與現實拍攝的狀態、時序較為相符,剪接的目的在於連續不同段落的敘事流暢,而非突顯影像素材的戲劇張力。在臺灣多數的獨立製作紀錄片裡,呈現出寫實主義傳統的作品是相當常見的,或許與製作條件(資金、設備器材)的受限有部份關聯;但更多數時候,與導演選擇呈現題材的敘事策略有關。洪淳修的紀錄片作品,皆採行獨立製作的模式進行,作品也並未與電視臺或電影院等映演管道,預先做商業發行的連結,在先天製作條件上,資源相對匱乏,搭配他一以貫之關注的環境議題,寫實主義表現手法或許是當下更為合適的選擇。

然而,《刪海經》的美學與敘事策略,與洪淳修過去的作品略有不同;使用動畫,與更為大膽的剪接手法,都是先前的作品中少見。紀錄片導演在影片美學的追求與嚐試目標,常會受到紀錄片議題導向,與社會實踐傳統的限制,因而趨於保守,然而,這也並非表示,紀錄片導演不能在嚴肅的議題討論過程中,展現個人對影像美學的風格營造。特別是,當獨立製作的導演,同時身兼攝影師與剪接師時,這樣的個人影像風格營造,就更容易被貫徹無遺。在《刪海經》裡,美學與敘事策略的轉變,可以視為洪淳修在紀錄片創作專業上的里程碑,從作者論的角度來看,影片導演的風格是否就此定型,則是有待未來在導演有更多作品產生後,更多理解與分析,才能做的判斷。

環境紀錄片傳統的承繼

紀錄片做為電影的類型之一,而以內容題材來分,紀錄片又可以細分為更多的「次類型(sub-genre)」。做為觀眾,在觀看紀錄片的過程中,瞭解類型並不是一個太重要的課題,畢竟若視紀錄片為一個載具,其可能與各種題材結合,試圖將其分類並標以類型,若非為研究上的需求,並沒太大的實際意義。但是,對紀錄片導演的研究,以及將紀錄片連結到,其所存在的社會政治背景,以及歴史時空背景時,紀錄片類型的出現,可以提供觀眾對紀錄片理解的更多視野,繼而明白,紀錄片和社會現況連結的緊密程度。

環境議題紀錄片(Environmental Documentary;或稱「環境紀錄片」),其簡單定義之一為:以探討生態環境與人類活動,產生利害關係或衝突的議題,為主要內容的紀錄片;舉凡公害、環境保護、人文地景開發等,皆在此列。與自然生態紀錄片(Natural Documentary)不同之處在於,環境紀錄片著眼於人類活動的介入後,生態環境的變化,而生態紀錄片主要著眼於,展現自然生態原始未受干擾的狀態。環境議題紀錄片的出現,反映出人類社會在工業開發後,對於自然原始環境的侵擾,已經變成不可忽視的重要議題。藉由拍攝紀錄片突顯特定議題,原本就是建立論敘的形式之一。環境紀錄片,利用影像對真實高度的再現能力,做為論述的媒介,將環境議題發生的現場,藉由攝影機所拍攝的畫面,帶到觀眾眼前,產生比文字或靜照,更具急迫感的論述效果。

 《刪海經》以環境議題做為內容,在臺灣並不是唯一。成立於1986年末,尚處在戒嚴時期的,獨立紀錄片團體「綠色小組」,即以電子攝影機,記錄下許多當年臺灣因為經濟掛帥的時空脈絡下,對環境破壞與環境保護兩者間,發生衝突的事件和過程,諸如:1986年,彰化鹿港居民,反對美商杜邦(Dupont)開設工廠事件;1987年,新竹李長榮化工廠,因為廢水排放,工廠遭居民包圍抗爭事件,都因綠色小組的參與記錄,留下珍貴的社會運動歴史畫面。晚近以來的臺灣紀錄片工作者,另有柯金源、崔愫欣、蔡崇隆、李惠仁、林家安,等,也以環境議題做為紀錄片拍攝的關照主軸,從反核,工業所產生的公害問題,山林與海岸利用,空氣污染的環境議題切入,記錄過去一段時間,臺灣社會在環境議題上的變遷。

在國外,環境議題紀錄片也是紀錄片的重要類型,例如,呼籲重視全球暖化温室效應的《不願面對的真相(An Inconvenient Truth)》(2006),探討日本和歌山縣,漁民濫捕海豚情形的《血色海灣(The Cove)》(2009), 以及探討中國空氣污染問題的《柴靜霧霾調查:穹頂之下.同呼吸.共命運》(2015)等。

綜觀環境議題紀錄片的現況與實例,因為人類經濟活動與人口擴張的影響,人類與環境的衝突,以及其周邊的議題,勢必不斷發生。環境議題的紀錄片類型,提供從事影像研究,瞭解紀錄片如何利用影像為媒介,進行社會實踐功能的式範。

完整課程教材請至發聲電影學校申請帳號即可閱讀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