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第六十九信》 Letter #69

2016 │ 臺灣TW │ 彩色Color │ 19mins │ 普遍級

導演:林欣怡

故事從白色恐怖受難者施水環的書信為始,那一封封只有文字沒有圖像的內容,該如何讓一段歷史的述說不顯蒼白?施水環在白色恐怖時期將左傾的胞弟藏在宿舍天花板上,因而身陷囹圄,不足兩年即遭槍決。本片以聲音影像試驗出國家暴力的無所不在,讓演員模擬獄中日常,將失去的記憶以肉身轉化。當歷史無法復現,它仍能在銀幕上透出微光。

推薦理由

在沒有親友訪談檔案、沒有任何文字圖像史料,只有當事人書信內容的前提下,該如何在以圖像為表達體系的電影中述說歷史?然而,電影導演不是歷史學者,他們的工作不在於挖掘史料、以真實為圭臬述說事件,也不以在影像中呈現歷史事實為主要目的。而是在面對過去特定事件時,能透視解析該事件所帶來的真實性。這種真實性不在於需要經過史料的驗證,而是以電影這項藝術特質,將事件置入能與當代呼應的批判視角下,彰顯事件在人類文明演進過程中,所折射出的訊息與真理。

《第六十九信》中,主要由幾個影像元素組成:訪談(白色恐怖受害者研究人員)、空景畫面(墳墓)、演員模擬場景、底片運轉畫面,字幕(信件內容)。由於施水環留給後世的只有書信文字,於是導演透過將文字「轉譯」的方式,一方面重現書信內容情境,另一方面質疑「轉譯」、「再現」歷史的矛盾。

施水環的書信內容沒有任何對政治的批判、對家國的控訴,只有與其母之間的日常對話。信中常常對母親表達感謝、關懷,或是希望母親能為她寄些日用品。導演將這些書信文字轉印在畫面上,搭配演員模擬的日常情境,或是將文字製成字幕,以無聲方式呈現,意圖傳達書信內容,讓觀眾得以接近人物處境。然而同時,轉印、模擬、製作無聲字幕等方式,卻也提出了是否能因此而接近史實的疑問?這個問題,在聲音及影像上的處理皆懷疑了影像再現/再視歷史的可能:模糊不清的言說內容、失聲的字幕、底片上模糊不清的影像。

影像作為一個有能力再現、甚至複製真實的媒體,容易作為拿來驗證真實的工具。而導演對這項媒介的能力保持自覺,並在影像中以上述各種手法呈現這種自覺,一方面是對歷史再現、接近史實的質問,另一方面,也是對無處不在的國家暴力所造成的迫害,無法還原真相的哀鳴。

引導思考問題

  1. 全片中不斷出現機械性的聲響,你認為那是什麼?導演為什麼要這麼做?
  2. 影片中聲音的使用有哪些分類,各自帶來什麼樣的功能及效果?
  3. 影片中使用了哪些模擬歷史的方法?
  4. 在施水環的故事中,你認為導演希望你看到什麼?而又無法看見什麼?
  5. 對你而言,什麼是真實?什麼又是影像中的真實?

 

撰文:史惟筑

法國里昂盧米埃第二大學文學與藝術博士(PhD, literature & arts, University of Lumière Lyon 2)研究領域為初始時期電影、當代影像、影像美學與教育,曾任高雄市電影館教育推廣組組長,現任國立中央大學法文系專任助理教授。

Loading